第689章 《宇宙褶皱里的粤语私语》(1 / 2)

《我哋之间》(粤语诗)

文/树科

我噈喺地球

你噈系月光

阿爷噈太阳……

自然嘅自然

自然嘟自然

太阳红巨星……

嚟梗白矮星

跟紧大恒爆

噈喺黑洞度……

太阳嘅黑洞

泡泡吹真空

宇宙嘟真空……

嘻嘻,我哋呢?

泡泡嘅真空

仲有我哋咩……

《树科诗笺》2025.5.8.粤北韶城沙湖畔

《宇宙褶皱里的粤语私语》

——论树科《我哋之间》的时空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星河里,方言写作始终是一道独特的光谱,它既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基因密码,又以陌生化的语言质地冲击着传统诗歌的审美范式。树科的粤语诗《我哋之间》,正是这样一件极具实验性的语言标本。这首诗以宇宙天体为隐喻载体,用粤语方言的鲜活语调,在宏大的时空尺度与细腻的情感褶皱间,构建起一个充满张力的诗意空间。诗歌文本中,宇宙天体的物理演变与人类情感的微妙关联,在粤语特有的韵律节奏中相互激荡,形成了独特的诗学景观。

一、粤语方言的诗性重构:语言的陌生化与本土化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它不仅包含着独特的语音系统和语法规则,更凝聚着特定社群的思维方式与情感记忆。《我哋之间》中,树科大胆运用粤语方言词汇与语法结构,如“噈喺”(就是)、“嘟”(都)等,打破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常规表达,赋予诗歌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这种方言的运用,使诗歌在语言层面产生了陌生化效果,读者需要通过语言解码来理解诗歌内容,从而延长了审美感知的过程。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陌生化”理论,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让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通过将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艺术能够重新唤起人们对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我哋之间》中,粤语方言的使用让诗歌的语言表达变得陌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知道”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而是更加深入地“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内涵。这种陌生化效果,使诗歌超越了日常语言的平淡,进入了艺术审美的领域。

同时,粤语方言的运用也是对地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在全球化和普通话普及的背景下,方言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树科的粤语诗创作,将粤语方言引入诗歌领域,使方言成为诗歌表达的重要载体,展现了粤语独特的音韵美和文化底蕴。粤语的九声六调,使诗歌在朗诵时具有丰富的韵律变化,“太阳红巨星”“嚟梗白矮星”等诗句,在粤语的声调起伏中,产生了独特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这种韵律之美是普通话诗歌所无法完全替代的。方言的运用,让诗歌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成为地域文化精神的诗意表达。

二、天体意象的哲学隐喻:宇宙观与情感观的交织

《我哋之间》以宇宙天体的演变过程为叙事线索,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时空框架。诗中先后出现了“地球”“月光”“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洞”“真空”等天体意象,这些意象并非简单的自然景物描写,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隐喻。

太阳从“红巨星”到“白矮星”,再到最终可能形成“黑洞”的演变过程,暗喻着生命的兴衰与宇宙的永恒。在宇宙的漫长时间尺度下,太阳这样巨大的天体都要经历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人类的生命更是短暂而渺小。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类在宇宙面前,就如同朝菌和蟪蛄一般,对宇宙的浩渺和永恒知之甚少。诗中“太阳嘅黑洞,泡泡吹真空,宇宙嘟真空”,描绘出宇宙的虚无与广袤,这种虚无感与人类对永恒和意义的追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然而,在这宏大而虚无的宇宙背景下,诗歌却以“我哋呢?泡泡嘅真空,仲有我哋咩……”这样充满情感张力的问句结尾,将视角从宇宙的宏观层面拉回到人类自身,探讨“我哋”(我们)在宇宙中的存在意义。地球、月光、太阳的意象组合,最初暗示着“我”“你”“阿爷”之间的关系,这种将人类情感投射到天体上的手法,使宇宙天体成为了人类情感的象征。宇宙的演变与人类情感的变化相互呼应,宇宙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短暂,宇宙的虚无与人类对情感的执着,形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哲学思考。

这种将宇宙观与情感观交织的创作手法,在诗歌史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