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粤语诗<睇到嘅>的多维美学解构与哲学思辨》(1 / 2)

《睇到嘅》(粤语诗)

文\/树科

谂下噈好,谂谂实好

睇下噈好,睇睇定好

谂光,睇光

实定噈见光

睇靓,谂靓

靓靓梗靓靓

你睇,能量波嚟嘅

睇我,上帝粒子啫

企喺月度睇世界

行出宇宙睇宇宙……

《树科诗笺》2025.3.1.穗城珠冮畔

《粤语诗<睇到嘅>的多维美学解构与哲学思辨》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语境中,粤语诗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与文化底蕴,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树科的《睇到嘅》(粤语,意为“看到的”)以口语化的方言表达为基石,构建起一个充满思辨色彩与超现实张力的诗歌空间。这首诗不仅在语言层面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桎梏,更在思维维度上展现出对认知本质、存在状态的深刻叩问,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表象的迷雾,直指人类感知与宇宙奥秘的深层关联。

一、方言密码:粤语诗的语言张力与文化基因

(一)口语化表达的诗性转化

《睇到嘅》开篇便以极具生活气息的粤语口语“谂下噈好,谂谂实好\/睇下噈好,睇睇定好”切入,这种近乎日常对话的句式,瞬间打破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谂”(思考)、“睇”(看)、“噈”(就)等方言词汇的高频使用,赋予诗歌强烈的地域文化标识。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方言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重复与节奏的巧妙编排,将口语转化为具有韵律感的诗性语言。例如,“谂”与“睇”的交替出现,形成一种类似对仗的结构,“好”字的反复强调,不仅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更暗含着对思考与观察的双重肯定。这种将市井语言升华为诗歌语言的转化过程,让人联想到艾略特在《荒原》中对市井对话的诗性重构,二者虽文化背景迥异,但都展现了诗人对日常语言的创造性转化能力。

(二)粤语语音的音乐性建构

粤语作为声调丰富的语言,其九声六调的独特韵律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天然的音乐性资源。在《睇到嘅》中,诗人巧妙利用粤语的语音特点,通过平仄交替与押韵设计,构建出独特的音韵节奏。如“谂光,睇光\/实定噈见光”,“光”字的押韵使诗句朗朗上口,同时“谂”(上声)与“睇”(阴去声)的声调对比,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这种语音层面的精心设计,使诗歌在朗诵时产生一种独特的听觉美感,与北岛诗歌中冷峻、硬朗的语言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粤语诗歌独有的温婉与灵动。

二、意象矩阵:超现实图景中的认知突围

(一)“看”与“思”的意象变奏

“睇”与“谂”作为诗歌的核心意象,贯穿全诗并不断衍生出丰富的内涵。从最初的“睇下噈好,谂下噈好”到“睇靓,谂靓”,“看”与“思”的对象从模糊的泛指逐渐具象化为对“靓”(美好)的追求。这种意象的变奏,不仅展现了认知的深化过程,更暗含着诗人对审美与思考关系的哲学思考。在海德格尔看来,“思”是对存在的澄明,而“看”则是感知存在的重要方式。在《睇到嘅》中,“睇”与“谂”的交织,正是诗人试图通过感知与思考的结合,突破日常认知的局限,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二)科学意象与哲学意象的碰撞

诗中“能量波”“上帝粒子”等科学意象的引入,与传统诗歌意象形成强烈的碰撞。“你睇,能量波嚟嘅\/睇我,上帝粒子啫”,这两句诗将微观物理世界的概念纳入诗歌语境,使诗歌瞬间获得了现代科学的维度。“能量波”象征着物质世界的动态本质,“上帝粒子”则隐喻着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奥秘。这种科学意象与诗歌意象的融合,让人联想到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中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书写,二者都展现了诗人试图用诗歌语言诠释复杂科学概念的勇气与智慧。同时,这种碰撞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思考:在科学日益揭示宇宙奥秘的今天,诗歌又该如何回应与探索这些奥秘?

(三)时空意象的超现实延展

“企喺月度睇世界\/行出宇宙睇宇宙”,这两句诗通过对时空的超现实延展,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宏大的宇宙层面。“月度”(月球)与“宇宙”的意象组合,打破了人类日常的时空认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与自我。这种时空意象的运用,与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对时空迷宫的构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