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啊,不仅要做木雁,还要教更多孩子画老槐树的故事,让咱们的约定,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圆满。”
窗外的雪又下了,雪片轻轻巧巧地落在槐树枝桠上,盖在八只小木雁上,像给它们盖了层薄纱。
风穿过巷口,带着远处的鞭炮声,屋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映着每个人的笑脸——父亲握着小侄子的手,教他在宣纸上画小木雁;母亲和城里亲家缝着槐叶布包;张叔和婶子在石桌旁摆着槐花糕;孩子们围在一起,在画稿上添着新的小木雁。
我望着枝桠上的小木雁,雪片落在金粉刻痕上,慢慢融化成小小的水珠,像给木雁挂了串珍珠。
忽然明白,老槐树的约定,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等待,而是一群人的坚守——是父亲手里的凿子,刻着岁月的纹路;是母亲蒸的槐花糕,裹着日子的甜香;是张叔的槐叶酒,浸着时光的清冽;是婶子的布老虎,缝着温暖的念想;是孩子们笔下的画,画着成长的约定;是游客写下的留言,记着心底的惦念;是每一只小木雁刻痕里的字,每一片槐叶承载的暖,每一颗槐树种籽里的希望。
等明年春天,大雁回来时,第九只小木雁会挂上枝桠,新的槐树苗会冒出嫩芽,更多的人会踩着槐花香来赴约。
而老槐树,会依旧站在巷口,枝桠舒展,槐花满树,看着小木雁一年年增多,看着槐树苗一年年长高,看着约定一年年延续,把时光里的暖,酿成岁月里的甜,一辈辈,传下去,像槐叶年年绿,像大雁岁岁归,像日子里的约定,永远鲜活,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