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天收摊后,老郑坐在槐树下,摸出自己的旧布鞋,鞋头也磨破了,是他自己缝补过的。
他想起年轻时,父亲也是个修鞋匠,自己跟着父亲学手艺,一针一线,学的不仅是修鞋的技巧,还有做人的实在。
如今父亲走了,他守着这个小摊,不仅是为了糊口,更是为了把这份手艺、这份实在,接着传下去。
槐树叶落在他的肩上,晚风带着巷子里饭菜的香味吹来。
老郑看着远处嬉笑打闹的孩子,心里满是平静——原来人生得意,不是有多风光的职业,不是有多高的地位,而是凭着一双巧手、一颗真心,帮别人留住珍贵的回忆,让旧物重获新生,让平凡的日子里,多一份踏实的温暖。
小敏的早餐车:烟火里的热乎劲儿
小敏的早餐车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车身刷成亮黄色,车身上贴着“小敏早餐”
四个红字,像一颗刚出锅的煎蛋,透着热乎劲儿。
车里面摆着蒸笼、油锅、保温桶,馒头、包子、油条、豆浆、豆腐脑,样样都有,全是她凌晨三点起床做的。
她做早餐讲究“实在”
,包子的馅料要足,咬一口能流油;油条要炸得外酥里嫩,不掺一点添加剂;豆浆要磨得细腻,熬得绵密,喝着有股淡淡的豆香。
学生们都爱来她这儿买早餐,“小敏姐的包子,比家里做的还香”
“豆浆甜滋滋的,喝了暖和”
。
有个叫妞妞的小姑娘,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买一个肉包和一杯豆浆。
小敏现她总是一个人来,吃完早餐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等校车,忍不住问她:“妞妞,爸妈怎么不送你呀?”
妞妞低下头:“爸妈在外地打工,我跟奶奶住,奶奶早上要卖菜,没时间送我。”
从那以后,小敏每天都会多给妞妞装一个鸡蛋,“长身体呢,得多吃点”
。
有时候妞妞来晚了,她会把包子和豆浆温在保温桶里,等着她来。
妞妞也懂事,有时候奶奶给她带了自家种的青菜,她会偷偷放在早餐车旁,附一张小纸条:“小敏姐,这是奶奶种的青菜,给你吃。”
冬天的早上特别冷,小敏的手冻得通红,却还是坚持给每个包子都捏出漂亮的褶子,给每个杯子都倒满热豆浆。
有次她感冒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丈夫劝她歇一天,她却摇着头:“孩子们等着吃早餐呢,我不去,他们该没早饭吃了。”
那天早上,她戴着口罩,用手势跟学生们交流,接过钱时,指尖碰到学生们递来的热乎的硬币,心里也暖暖的。
有个学生给她递了一包感冒药:“小敏姐,你感冒了,记得吃药。”
还有几个学生帮她收拾桌子,递纸巾,小小的早餐车旁,挤满了热乎的心意。
傍晚收摊后,小敏坐在家里,看着丈夫给自己熬的姜汤,想着早上学生们的关心,心里满是热乎劲儿。
她想起刚开早餐车的时候,有人说她“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卖早餐,没出息”
,可她不这么觉得——能让孩子们吃上热乎的早餐,能让他们带着饱饱的肚子去上课,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窗外的路灯亮了,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小敏喝了一口姜汤,暖意从喉咙流到心里——原来人生得意,不是赚了多少钱,不是成了多大的人物,而是在清晨的烟火里,用一碗热豆浆、一个肉包子,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元气,让平凡的日子里,满是热乎的人情味儿。
老林的修车铺:车轮上的守望
老林的修车铺在国道旁,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门口挂着“老林修车”
的招牌,门口堆着轮胎、零件,墙上挂着各种工具,扳手、螺丝刀、打气筒,摆得整整齐齐。
他在这里修了二十年车,国道上跑的货车、客车、摩托车,几乎没有他修不好的。
每天天不亮,他就打开铺子门,把工具摆好,等着过往的车辆。
货车司机是常客,跑长途的司机们都知道,“国道旁的老林修车铺,技术好,收费低,还管饭”
。
有次,一个货车司机的车在半路爆了胎,推着车走了好几公里才找到他的铺子。
老林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帮他换轮胎,还给他倒了杯热水:“先歇会儿,喝口热水暖暖身子,我很快就好。”
换完轮胎,司机要给钱,老林却只收了成本费:“跑长途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
司机过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