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7章 有人来过(4 / 6)

色环保项目的诉讼材料——

已经在法务部的会议桌上堆叠如山。

苏羽昕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

正与主辩律师逐页核对证据清单。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略带倦容的脸上。

却掩不住眼神中的锐利。

“华龙物业昨天提交的补充证据里。

有三份是关于我们项目施工时的噪音检测报告。

试图证明我们违反环保标准。”

主辩律师指着文件说道,“但我查了他们的检测机构资质。

发现这家机构去年因数据造假被处罚过。

我们可以从这点入手反驳。”

苏羽昕点头,指尖在文件上划过:“还有这份关于原材料采购的质疑。

他们说我们使用的环保材料不符合行业标准。

正好,我们上周刚拿到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

把这个加进去,作为补充证据提交。”

两人正讨论着,周海琼推门而入。

手里拿着一叠资料:“这是刚刚整理的行业反馈。

有三家同行企业的负责人私下联系我。

说华龙物业最近在业内——

散布我们项目‘借环保之名圈钱’的谣言。

不过多数人还是站在我们这边。

毕竟华龙物业的不正当竞争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苏羽昕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着:“这些反馈很重要。

等我去参加行业研讨会时,可以借势提一下华龙物业的竞争手段。

争取更多同行的支持。

对了,项目现场的新技术应用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

周海琼答道,“技术组昨天解决了那个设备调试的小问题。

今天上午会进行第三次试运行。

我已经让他们把运行数据实时同步过来。

万一法庭需要,我们可以随时出示。”

上午十点,苏羽昕准时出现在行业研讨会的会场。

会场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

台下坐着几十位来自环保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

当主持人介绍到黎光物业的绿色环保项目时。

不少人投来关注的目光——毕竟,

这场与华龙物业的诉讼,早已成了行业内的焦点。

“我们的项目采用的‘零排放’技术。

不仅能将施工废料的回收率提升至98%。

还能通过余热回收系统为周边社区提供热水。”

苏羽昕站在台上。

PPT上展示着项目现场的实景图和数据对比。

“可能有些同行听说了我们与华龙物业的诉讼。

这里我想说的是,黎光物业始终坚信——

真正的竞争应该是技术的比拼、服务的较量。

而不是靠旁门左道打压对手。”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来自高校的环保专家举手提问:“苏总,你们的技术成本会不会比传统方式高很多?

中小物业企业可能难以承受。”

苏羽昕微微一笑,答道:“初期投入确实会高15%左右。

但从长期来看,能耗降低和废料回收带来的收益。

足以在三年内回本。

而且我们正在与银行洽谈合作。

计划推出针对中小物业的分期支付方案。

让更多企业能用上环保技术。”

这番话不仅展示了项目的优势。

更传递出开放合作的态度。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变成了赞许。

会议间隙,好几家企业的负责人主动上前交换名片。

表达了合作意向——这正是苏羽昕想要的效果。

用行业的认可,为诉讼增加无形的筹码。

回到公司时,已是上午十一点半。

苏羽昕刚走进项目办公室,就看到助理在整理一份快递。

“这是项目现场刚寄来的试运行报告。

数据比预期的还要好。

对了,法务处刚才说,华龙物业的律师昨晚提交了新的辩护词。

看样子他们要在‘技术合规性’上做文章。”

苏羽昕接过报告。

指尖在“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栏轻轻一点——

那里的数值远低于国家标准。

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让他们来查。

下午,我们把这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