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积木(2 / 7)

易川说 页易川 5467 字 7天前

月家的作坊在大火中噼啪作响,而他手里,正攥着一块同样刻着星纹的积木。

凌安将装着木屑的证物袋放在显微镜下,调焦旋钮转动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

顾修安坐在角落整理尸检报告,笔尖在纸上划过,却总忍不住瞟向那台显微镜。

昨夜门缝里的照片像块冰,一直冻在他的后颈。

“木屑里的防腐成分很特别。”

凌安突然开口,打断了顾修安的走神。

“含有蜂蜡、松节油和一种罕见的檀木精油,配方很独特。

技术科比对了数据库,你猜和什么对上了?”

顾修安的指尖顿在纸面:

“什么?”

“三年前沈秋月家的星纹积木作坊,消防报告里提到过作坊仓库的残留物成分,和这个完全吻合。”

凌安推过来一份打印好的检测报告,表格里的化学分子式排列整齐,像串无声的密码。

“这种防腐剂是沈秋月父亲的独门配方,据说能让木头十年不腐,市面上绝无仅有。”

“沈秋月……”

顾修安重复着这个名字,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想起作坊后院那口大缸,沈秋月总戴着橡胶手套在里面搅拌粘稠的液体,说那是给积木穿盔甲。

那时他只当是好玩的手艺,从没想过有一天,这味道会出现在凶案证据里。

与此同时,赵风心在档案室泡了整整一夜。

三起凶案的死者看似毫无交集,商周振海是古董商,高明任职于拍卖行,林茂是鉴定师,行业虽有重叠,却找不到直接业务往来。

直到她翻出三年前那场溯源拍卖会的名录,指尖突然顿住。

三个人的名字都在上面,且标注的席位紧挨着。

“姜队,你看这个。”

赵风心把一份泛黄的拍品图录递过去,其中一页印着一组青铜小件。

备注栏写着附带星纹积木摆件,来源:沈记木坊。

图录角落的日期,正是沈秋月失踪的前一周。

“沈记木坊就是沈秋月家的作坊。”

姜玉华翻到拍卖会的结算记录,眉头越皱越紧。

“这组拍品的成交价远高于估值,买家信息被隐去了。

但付款账户的流水显示,资金最终流向了三个不同的私人账户,正好对应商周振海、高明、林茂。”

“他们用拍卖的名义,把沈记木坊的东西变现了?”

赵风心迅调出作坊的档案。

“更巧的是,拍卖会结束后不到一个月,沈记木坊就失火了,沈父当场去世,沈秋月失踪,所有账目和存货都烧光了。”

姜玉华立刻让人核查三位死者体内镇静剂的来源,检测结果很快出来:

成分中含有的特殊植物碱,仅南州市郊的松雾山有生长记录。

“去松雾山。”

姜玉华抓起外套。

“凶手用的镇静剂和防腐剂都和沈秋月有关,这绝不是巧合。”

实验室里,顾修安还在对着那份检测报告呆。

凌安出去接电话的空档,他下意识摸向裤袋,指尖触到一个冰凉的金属挂件。

那是个小小的星纹积木底座,三年前从沈记木坊带出来的,他一直当钥匙扣用。

底座背面刻着几个模糊的数字,是松雾山的经纬度坐标,那是沈秋月当年给他指认原料产地时,笑着刻上去的。

他突然想起什么,将挂件凑到鼻尖轻嗅。

除了金属的冷味,边缘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松节油气息,和凌安检测出的防腐剂成分里的气味,一模一样。

这时,赵风心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急促:

“修安,凌法医说你在沈记木坊待过?你对松雾山熟吗?

我们查到镇静剂原料可能来自那里,需要有人带路。”

顾修安握着挂件的手指猛地收紧,底座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

他看着窗外连绵的雨,仿佛看见松雾山的雾气里,有块星纹积木正从湿滑的泥土里探出头,而积木的凹槽里,藏着他不敢触碰的回忆。

比如沈秋月失踪前一天,曾拿着一块没刻完的星纹积木对他说:

“如果有天我不见了,你就去松雾山找,积木会记得我去过哪里。”

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凌安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检测补充报告:

“松雾山的植物碱和死者体内的完全匹配,另外,技术科复原了林茂抽屉里那张星图的完整版本,你猜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