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葛府家宴(1 / 3)

喝完汤水开开胃,这才开始上正经菜式了。

第一道是凉菜,就是以前吃过的压肉而已。

分量还是不多,但是切的是最精华的部分,福伯给每人分了几片,然后面前还放了一个小的碟子,里面就是葛明最喜欢的三合油。

福伯有开始介绍到:“此乃肴肉,可以蘸上面前的调料再吃,味道会更加鲜美一些,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说完吩咐仆人给三人倒酒,使用的是小的酒盅。

酒入酒盅清澈异常,孙教谕虽然不好酒,也没见过如同白水一般的酒。

压肉的名字实在太土,葛明就改成了肴肉,是后世镇江的名产,其实是差不多的东西。

蘸上一点调料,咸香中还有蒜汁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要装上一碗饭,几片肴肉足以吃掉一大碗米饭。

葛三爷用两指捏住小酒盅,对孙教谕说到:“孙老哥,这是葛家才有的烈酒,很容易醉,所以就能用最小的酒局。

来来来,我们三人先干上一盅。”

葛三爷和袁老道都是好酒的人,再说也已经喝习惯了烈酒。

一小盅下肚,然后夹起一片肴肉细细咀嚼。

孙教谕也学着葛三爷把酒盅里的酒喝掉,只觉得异常辛辣,呛的咳嗽起来。

葛三爷赶紧提醒道:“吃片肴肉,这可是下酒的好东西。”

这东西孙教谕没吃过,听都没听过,只觉得入口之后肉冻融化,香味已经充满了嘴巴,酒味被香味轻松化解。

再把里面的肉好好咀嚼,软硬适中不干不柴,真真是个美味。

接下来又是煎鱼糕,本来白色的鱼糕,煎到两面金黄,再配合侧面的一层金黄色蛋皮,好看又好吃。

然后是熏肉,烟熏火燎的别有风味,喜欢这个味道的欲罢不能。

据说这种味道深藏在人类的基因中,自从人类开始把肉食炙烤,烟熏就成了一种风味。

孙教谕还真吃过熏肉,对葛三爷说到:“明府,这个熏肉我甚是喜欢,还是几个月前在城里买过一次,吃过之后感觉是极品美味。

第二天想要再买点,奈何就没人卖了,后来偶尔能买到,还是需要靠运气。”

葛三爷说到:“不瞒孙老哥,这熏肉是庄子做出来的,不是好肉可不能做成熏肉,所以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再说庄子上穷啊,做点小买卖也能让日子好过点。”

葛三爷不能说美食都是葛明搞出来的,因为葛三爷认为男人搞吃食实在丢人,虽然很好吃,但是自己家知道就行了,这就不用外传了。

孙教谕点点头说到:“原来如此,难怪有说是葛府美食的,还说是袁道长想出来的办法,这个肉熏制之后可以放几天不坏。”

说完转头看向袁老道。

袁老道说到:“确实是老道想出来的,农户家吃上肉食不容易,吃上了也舍不得吃完,非要留着慢慢吃。

熏肉就算放两天也不变味,也防止人闹肚子。”

第四道菜还是凉菜,而且是葛明非常用心的一个。

其实不过豆腐皮而已,或者叫油豆皮。

葛明本打算让庄子上的人学会做豆腐,这样也能多点收入。

但是葛明忘记了夏天太热,豆腐很容易变坏,卖不掉全都砸手里了,所以庄子上对做豆腐并不热情,反而喜欢做点粉丝,晒干之后可以放很久,所以今年庄子上种类不少豌豆。

葛明就想到了豆腐皮、腐竹之类的东西,做法其实没差别,只是形状上的不同而已。

但是这东西晒干之后只要注意别返潮,可以放很长时间,而且味道比豆腐更好,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油豆皮只需要清水泡开,切成丝加点黄瓜丝,用香油、蒜蓉、盐和醋调味,就是一道夏季的爽口美食,口感非常劲道。

这也是凉菜的最后一道,讲究的是味道清爽,这样要开始准备上热菜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道冷菜,食材也都比较常见,但是这才是需要下功夫的菜式。

热菜就稍稍考究一些,葛明把任务交给张春来之后自己也想了很久,好像怎么都凑不出多少拿得出手的菜式来,主要还是食材太少的缘故。

第一道菜,又是葛家人最爱的叫花鸡,尤其是葛明最喜欢鸡,每天吃都不会腻。

这道菜对于没吃过的人非常有冲击,因为一个烤的焦黑的泥巴装在一个大木盘上就端了上来,让孙教谕看的有些傻眼,这实在是无从下口。

这时候福伯又开口介绍了,大声说道:“各位贵客,这是葛府的代表美食,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