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陛下河北有圣童(3 / 3)

着说道:“他真如此说?”

魏征无奈的说到:“葛明说要是真有赏赐,随便给个爵位就行,将来好多娶几个婆娘。

还说年纪小当不了官,等过几年到长安考个进士再说。”

李世民一听眼泪差点笑出来,笑着说到:“此子聪慧自不必说,还有些狡黠,看来不是个死读书的小子。

哈哈哈哈,也好,有了爵位的确可以多娶上几个婆娘,那朕就满足他的要求。”

魏征听到李世民真的打算赏赐葛明爵位,反而阻止到:“臣请陛下慎重,这小子虽然对国家有功,但是毕竟过于年幼。

现在就赏了爵位,臣担心会揠苗助长,反而对这小子不利。”

李世民感觉魏征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么小就有了爵位,以后万一躺在功劳簿上毫无长进怎么办?于是问道:“玄成以为如何?”

魏征想了想说到:“臣听说这小子非常孝顺父母,看到父母逐渐年长不堪长时间跪坐,还专门弄出来桌椅。

担心父母克化不了酸馒头,专门做出来一种东西让面团蓬松香甜。

不如赏赐葛明的母亲刘氏,毕竟也算教子有方。”

葛明要是听到这些话估计要笑死,搞这些东西出来完全是因为自己吃不惯、跪坐不惯,现在都成了孝顺的证据。

这里面肯定有母亲的功劳,葛明做点什么事都喜欢往孝顺上靠,还专门给葛明扬名。

李世民说到:“如此甚好。

这小子的功劳怎么也够给个县子的爵位,如果把爵位给他母亲,至少给个县君才行。”

“朕刚才听闻葛明之父不过小小县令,临渝是下县,品级不过从七品,这该当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代的爵位其实并不复杂,从上往下是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一共九个等级。

就算是最低的男爵也有从五品的级别,子爵是正五品上的级别,这个就已经非常高了。

亲王是皇帝的亲兄弟和儿子,后世的民间俗称一字王,比如李世民以前的秦王,李元吉的齐王。

郡王是皇帝的叔伯、堂兄弟、孙子,都是隔了一辈的亲戚,比如李世民的堂哥李孝恭爵位就是赵郡王,后来改成了河间郡王。

有了爵位就算是贵族了,有非常多的特权,比如说不纳税。

至于什么多娶几个老婆是葛明的玩笑话,主要是不想上税。

以葛明的见识,这要是不上税的话,不知道能赚多少钱。

魏征想了想也感觉不太妥当,非皇家妇人的爵位基本都跟丈夫、儿子有关,一些高级官员的夫人肯定是有爵位的,这个爵位也是一种荣耀,跟丈夫一定是同一个等级的。

如果封葛明的母亲为县君,这个是正五品的级别,这样就比葛明父亲高出了很多,总不能给葛三爷升个官,升到正五品吧?这就有些不合常理了,毕竟葛三爷治下也就那么一回事。

“臣以为此事还算好解决,葛庭玉身为临渝县令一直兢兢业业,地方治理的还算平静。

听说还有一身强的武艺,遇上盗贼总能带头冲杀。”

“不如给个散官吧,臣觉得中散大夫就可以。”

中散大夫是正五品的散官。

唐代的散官比爵位更加复杂,总体来说就是分文散官和武散官,散官没有任何权利,这个基本就是荣耀了。

有点后世的那句处级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的意思,只是享受这个级别的工资待遇而已,还是老老实实继续做县令去。

李世民一听也好,反正是散官而已,最多每年多给点俸禄而已,只是想到俸禄的时候心痛了一下,差点忘记了缺钱这回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