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
。
。
葛明回了房间,换了套衣服,再次出现在刘氏面前。
刘氏把葛明拉了过来,东瞧瞧西看看,眼圈有些泛红,说到:“明儿,瘦了也黑了。”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母亲,孙先生说孩儿正在长身体,在往高长,本来就会变瘦。”
“刚才为娘打你,你不会记恨为娘吧?”
“母亲都是为了孩儿好,以后孩儿老老实实读书,再也不做危险的事了。”
听到这里,刘氏才总算安心下来。
一个母亲,自然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是更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
葛明跟母亲聊了很久,尤其是石艾县的经历,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葛粮、葛仓都曾经说过,但是说的不如葛明全。
刘氏眼圈又红了,尤其是听到一户小夫妻,死在一起,还有个年幼的孩子。
刘氏此时也变得纠结,如果还有什么涉险救人的事,到底让不让葛明去。
其实葛明觉得一点也不凶险,因为免疫了天花之后,进入疫区根本就没什么问题。
只要是吃不好,睡不好而已。
到了晚上的时候,葛三爷、葛粮、葛仓,还有挺着大肚子的大嫂都回了家里,一家人总算是团圆了。
葛粮和葛仓现如今也当官了,可不是原来县衙没品级的官,是正经的官。
正八品的宣节校尉,两人自然合不拢嘴,恨不得抱着葛明狂亲。
官和吏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编制”
。
古代跟现代完全不同,全国有编织的都没多少人。
比如一个县来说,无非县令、县丞、县尉、主簿、教谕几人而已,其他的全都是小吏。
从吏变成官,相当于鲤鱼跃龙门,身份有个极大的改变。
葛明笑着说到:“这么说来,咱家除了小弟和大嫂之外,你们都是有品级的。”
葛三爷一听就笑了。
“明儿,你年纪太小,朝廷不知道如何封赏你,以前也没这种先例,所以才把你的功劳放在了为父身上。”
“这是好事,说明陛下记着你呢,等到将来肯定会有重用。”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葛粮和葛仓,笑着让葛明达了一定要照顾两位哥哥。
“大哥,二哥,小弟早就说过,等到小弟达了,大哥二哥一个保镖,一个拎包,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葛家大排宴宴,县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稍微有点身份的全都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葛三爷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这都是自己的儿子给挣回来的,你们羡慕也没用,你们没有这么出色的儿子,更没有这么年幼就这么出色的儿子。
听说葛明还被当今中书令收为弟子,那就更加羡慕了。
陛下让葛明陪着太子读书,说明陛下心里有葛明。
房相收了葛明做弟子,说明房相也看重这孩子,这孩子的前途还用愁吗?
有的羡慕的自然也有嫉妒的,不管羡慕还是嫉妒,那又如何呢?县男,临渝就从来没有过,别说临渝没有过,整个平洲也没出过几个有爵位的,葛家已经是这片没人敢惹的存在了。
都想着到了家里赶紧行动起来,找好看的小娘子,跟葛家说说亲,做不成夫人做妾也行啊。
于是几天之后有不少人上来说合这事,都说葛明已经十一岁了,到了十二岁就可以成亲了。
不管人家是不是好意,葛家都不能不重视,这是人家看得起你家,想要攀上葛家。
刘氏这些日子就比较忙,每天都见上几个这样的人。
不见就是不懂礼数,见了就是每天重复的老话。
“我家明儿年幼,哪里就能说亲了。”
“葛家祖上规定,十八岁之后才能谈婚论嫁。”
当然这不是真话,其实葛三爷十二岁就被定亲了。
“谢谢啦,刘福送客。”
虽然如此,每天还是有人来说合,刘氏不胜其烦,后来干脆就不见了。
居小新在临渝休整了几天,带着无数大药丸子回长安了。
。
。
。
长安的李承乾正在给李泰、李丽质讲西游记,葛明的稿子总算到了。
“大哥,葛明这个家伙肯定是乱写的,人溺水死了之后还能吹气救活?”
李泰非常不信葛明话本中的内容。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