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暗流涌动(2 / 3)

“但没有硬件设施的支撑,软件再好也很难发挥作用。”李主任说道。

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临海市作为新建立的经济特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这为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但其他地方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推广经验时的现实挑战,系统奖励:政策解读能力+20%,资源整合能力+25%,获得特殊物品“智慧锦囊”(可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

听到系统提示,周阳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李主任,我觉得改革的核心不在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是否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周阳说道,“硬件条件可以逐步改善,但服务理念必须立即转变。”

“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需要资金支撑。”李主任坚持自已的观点。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林小雨的手机又响了。她接通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怎么了?”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今天下午那些随机抽查的外地工作组已经开始行动了。”林小雨说道。

“去了哪里?”高远山紧张地问道。

“海滨街道、工业园区管委会,还有…”林小雨顿了一下,“还有最偏远的渔港镇。”

周阳心里咯噔一下。渔港镇是临海市最偏远的一个镇,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果服务水平跟不上,很可能会暴露问题。

“渔港镇的情况怎么样?”袁成功关心地问道。

“平时去得比较少,不太清楚具体情况。”周阳如实承认。

李主任在旁边听着,脸上露出了微妙的表情。

“看来临海市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李主任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话让周阳有些不舒服,但又无法反驳。确实,作为市里的领导,对最基层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是个问题。

“我们立即过去看看。”高远山提议道。

“不能去。”袁成功阻止道,“如果我们现在过去,反而会给人留下临时抱佛脚的印象。”

“那怎么办?”林小雨担心地问道。

“只能相信平时的工作基础了。”袁成功说道,“如果改革真的深入到基层,应该经得起检验。”

正在大家为这个意外情况担心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周阳接通后,表情逐渐轻松起来。

“什么情况?”大家都很关心。

“刚刚渔港镇的负责人打来电话汇报情况。”周阳说道,“那些外地同行已经体验了几个业务,反映还不错。”

“真的?”林小雨有些惊喜。

“镇长说,他们办了渔船登记、渔民社保转移等业务,整个过程很顺利。”周阳详细转述道,“外地同行还夸奖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李主任听到这个消息,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看来临海市的改革确实深入到了基层。”李主任说道,但语气里透着一丝不甘。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女子,看起来有些紧张。

“周市长,我是省电视台的记者小王。”来人自我介绍道,“想就现场会的筹备情况做个采访。”

周阳有些意外。现在这个时候来采访,时机比较敏感。

“采访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周阳谨慎地问道。

“主要是了解临海市被选为现场会承办地的感受,以及对推广经验的看法。”记者回答道。

这个话题相对安全,周阳点点头同意了采访。

“请问周市长,临海市被选为全省现场会承办地,您有什么感受?”记者开始提问。

“这是省里对临海市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感到既光荣又有压力。”周阳回答道,“光荣的是得到了认可,压力在于责任重大。”

“有人质疑临海市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您怎么看?”记者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正中要害。周阳看了一眼李主任,发现他也在认真听着。

“任何经验都需要结合具体实际进行调整,不可能完全照搬。”周阳回答道,“我们提供的是思路和方法,具体实施要因地制宜。”

“但有些地方反映,临海市的改革投入太大,他们承担不起,您怎么回应?”记者继续追问。

周阳意识到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