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等爸妈走了(1 / 3)

J下午,秦磊开车送两位医生去火车站。

临上车前,周柒柒又塞给她们一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里面是每人两件“水墨光华”的成衣,外加一套尚未面世的春季水墨系列新品。

虽然两位医生一再坚决表示,她们这次来参与治疗,是带着科研任务的,所有费用都由院里承担,绝对不能收沈家一分钱。

但周柒柒在人情往来上向来周到,既然对方不肯收钱,她就送些自家厂里生产的东西。

既不显得太贵重,又能实实在在地表达一份感激的心意。

两位女医生早就看上周柒柒穿得那些漂亮衣裳了,但是看有点贵,都想着过年的时候买了当新衣服。

没想到,周柒柒居然送了她们一人两件,这下不仅自己的有了,还能捎带给妈妈送一件,面子里子都有了。

两个人都欢喜得不得了。

她们拉着周柒柒的手再三保证,回去后一定会常来信联系,舟舟往后若有什么情况,也一定要及时告知她们。

周柒柒自然是满口应承下来,再三感谢两位医生的辛劳和体谅,并保证一定会经常写信告知舟舟的恢复情况。

送走了吴医生和陈医生,沈家小院终于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虽然心里感激,但家里长时间有外人在,总归让人觉得有些拘束,不能完全放松。

现在只剩下自家人,老两口心里都感觉松快了不少。

之前因为舟舟的病,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去厂里的次数屈指可数。

原本计划好要给冬季大衣系列再增加几个新颜色的方案,也一直搁浅着没顾上推进。

做服装这一行,最讲究的就是“跨季”操作。

夏天就得琢磨冬装,冬天就得筹划春装,一步慢,步步慢。

新颜色来不及加也就罢了,可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春季系列的设计图、面料采购、打版试样...

哪一样都拖延不得!

必须得在春节前全部敲定下来。

否则等过完年再动手,找原料、安排生产、铺货上架,根本来不及!

非得抓瞎不可。

送走医生的第二天,周柒柒就重新扎进了厂里,开始连轴转地忙活起来。

这次“水墨光华”的冬装大衣一炮而红,市场反响极好,但也暴露了产品线过于单一的问题。

光靠一两款明星产品,竞争力难以持久。

周柒柒摩拳擦掌,打算趁着这股热乎劲,在春季系列上多下功夫,推出更多款式,进一步打开市场,把牌子立得更稳。

厂里这一摊子事等着她,周柒柒只能先把家和孩子暂时托付给沈淮川。

家里这边,舟舟现在情况稳定,主要是需要家人耐心引导她多开口说话,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正好沈淮川那边的年终大比武也结束了,部队里没那么忙了。

周柒柒一合计,就把照顾舟舟,陪她说话练口语的任务,还有家里二老,暂时全权交给了丈夫。

她心里还有个小小的盘算:

让沈淮川多和父母一起照顾孩子,多了相处的机会,说不定能缓和一下他们之间那层看不见的隔阂,拉近些距离。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礼拜,周柒柒几乎是早出晚归,整天泡在厂里和设计室。

沈淮川则担起了“家庭主夫”的角色,每天准时回家,陪着父母一起,耐心地引导舟舟说话,带她画画。

令人欣喜的是,舟舟的语言能力恢复得极快!

简直是一天一个样!从一开始只能清晰地喊出“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很快就发展到能断断续续地说一些简单的短句子了,比正常学说话的小孩子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除了孩子本身聪明之外,也得益于周柒柒之前一直让她通过口型进行的无声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着孙女进步神速,小嘴里时不时蹦出逗人乐的童言童语,沈振邦和秦佩兰老两口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撒手,非但没促成丈夫和公婆的亲近,反而因为缺少她在中间转圜,让一些小小的误解悄悄生了根。

约莫过了一个礼拜。

这天晚上快九点了,老两口准备歇下,沈振邦正靠着床头看报纸,就听见旁边的秦佩兰翻来覆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