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谜底其五:绝处逢生(1 / 7)

不知不觉间,十四日已悄然流逝。这十四日中,莫沉屡次尝试运转周天、冲开封印,可丹田气海始终如铁桶般死寂,竟连一丝真炁也调动不得,昔日翻手为云的术法更是半点施展不出。

这日,向诗白竟以仅余的六指,再度奏完一曲《昭君出塞》。指法虽不及往日灵转,曲调间却更添几分苍凉决绝,闻者无不心魂震动,实是惊人至极。

曲终之后,向诗白搬来石板坐在莫沉身侧,或许是觉得这少年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能懂几分心中愤懑,竟难得开口与莫沉叙谈起来。

“话说回来,这落花谷虽名曰‘谷’,实则位于百仞高山之上。山间设有数道关隘,皆有官兵把守,每次出入都需打点银钱,就连谷中首富于鸿义也耗不起这等开销。你……究竟是如何来到此地的?”

过去了将近半月,向诗白终于问出这个压在心底的疑惑。

莫沉闻言却目光微闪,转而反问道:“那位开赌坊的于老爷……便是于鸿义?”

他心知自己修真者的身份非同小可,一旦泄露,恐怕会为这对已然艰难的母子招来杀身之祸,故而硬生生转开话头。只是这话锋转得实在生硬,但凡稍通世故之人,都能听出他有意回避。

向诗白轻轻一叹,并不追问:“罢了,你若不愿说,我也不强求。”

“你恨他么?”莫沉追问。

“恨啊……”向诗白抚摸着怀中琵琶,闭目沉吟,“最初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可如今看来,他这般对我,倒像是在替我赎罪。”

“赎罪?我看这世间怕是没了王法,才要你去向他‘赎罪’!”莫沉忍不住提高声量。

向诗白闻言竟干笑一声:“哈,果不其然,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你这般傲气,迟早会害了你。”

说完,向诗白从布包里掏出两个白面馒头,分了一个给莫沉。

“多谢。即便是我,也挨不过十余日不进食。”莫沉接过馒头,低声言道。

“什么叫做‘十余日不进食’?”向诗白忽然正色,“常人一日不吃饭便虚弱难支,可我观察你多日,竟是水米未进……你究竟是如何活到如今的?”

这个问题已在他心中盘旋多日,也正因此,他对莫沉的来历愈发好奇。

莫沉沉默片刻,终是苦笑道:“若我说……我是那些能腾云驾雾、可长期不饮不食的修仙之人,向叔可信?”

那向诗白听了,难得笑着道:“哈哈,若按如此道,我亦是仙人!在他人眼里,我只有六根指头,所以觉得我弹不了琵琶。可在我心里,我感觉我十指一根不少,故而依然能奏!那你说来,我算不算给世人施了个仙法,让他们误以为我在奏乐?”

莫沉闻之,不禁哑然。

向诗白仰天长叹:“唉……我说不恨于鸿义,又怎么可能不恨?只是这恨,早已说不出口了。若将人的天性比作四季之春,那么这个世道,不是将你的春天耗尽,便是将它逼到心窝最深处死死埋藏……留在外面的,只剩一堆糟粕残渣。”

莫沉听得心神震动,竟不知如何接话。向诗白却不以为意,转而问道:“你来时,可曾注意到谷外那片艳得刺眼的迎春花?”

“呃……见到了。”莫沉尴尬应答。

谁知向诗白竟笑出声来:“哈哈,看来你还真是神仙!凡人进出落花谷唯有一条路,那是一条窄得可怕的悬空栈道!栈道外绝无迎春花,与谷内一般,漫山遍野唯有梨花。更何况迎春花期早于梨花,你想撒谎,还须多练两年。”

莫沉只得一笑置之。

这十四日中,莫沉已从往来路人口中得知:向诗白上有八十老母需奉养,家中却无妻无子。其父曾在朝为官,后家道中落,抱疾而终。谷中这几株极为罕见的巨大梨树,据说便是其父仕途尚顺时,命人种下的。

见莫沉不语,向诗白话锋一转:“时辰不早,我该回去为老母准备晚饭了。”

他将琵琶细心收入木盒,再以布包妥帖裹好,负于肩上。临走时还摇头晃脑吟道:“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其行其言,当真叫人捉摸不透。

待向诗白走后,莫沉盘起双腿,叠手作子午诀。

“真是古怪至极,”莫沉内视丹田,只觉真炁如暗流潜涌,分明仍在经脉中流转,却仿佛被一道无形枷锁牢牢禁锢,任他如何催动心诀,也难调动分毫。“他们究竟用了什么灵药封我灵力?莫非是常见的封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