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海洋之路 001(8 / 10)

况礼貌性地插上一句“对”或者“真没想到”。突然,周围安静了。

他抬头一看,发现小姑娘正极其厌烦地盯着通往这里的林间道路。

“再见。”她突然说,“我得找个别的地方躲起来,我姐姐要来了。”

她像来时一样匆匆离去。照料这个顽皮孩子对她的家人来说肯定不容易,不过他觉得她给自己做了件好事,让自己的忧郁情绪消散一空。

不到几个小时,他意识到她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

* * *

西蒙倚在门柱上,看着世界来来往往,这时候布兰特跑来找他。一般世界需要转过西蒙的门时往往会有一点点加速,因为西蒙讲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他曾经跟一个人聊了一个多小时,那人都没能逃走。很少有人会自愿靠近西蒙,而布兰特现在正在这么做。

西蒙的问题是他有一流的头脑,却懒得用它。如果他出生在更蓬勃的年代,可能会更幸运一些,而他在查奥蒂斯只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磨砺自己的智慧,由此获得名望而不是名气。不过他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因为他不仅知识丰富,而且大部分还相当准确。

“西蒙,”布兰特开门见山地说,“我想了解了解这个村庄。地图上没什么信息,它们太新了。很早之前这里有什么?”

西蒙挠了挠他坚硬的络腮胡子。

“我觉得跟现在没什么不一样吧。你是指多早以前呢?”

“哦,就是还有城市的那个时代。”

<!--PAGE 13--> “那时候没这么多树,这是自然。这里可能是一片农业地区,用来生产食物。你见过建造圆形剧场的时候挖出来的农业机械吗?那东西肯定有年头了,它都不是电的。”

“是的,”布兰特不耐烦地说,“我见过。不过跟我讲讲这附近的城市吧。从地图来看,从我们这儿往西几百英里的海边有个地方叫沙斯塔。你知道点什么吗?”

“啊,沙斯塔,”西蒙嘟囔着,拖了一会儿时间,“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记得我好像在哪里还有一张那儿的图片。等我一下,我去找找看。”

他钻进房子里,快五分钟后回来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在图书馆里进行了详尽的检索,生活在纸质书时代的人很难想象他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查奥蒂斯拥有的所有资料记录都存在一个边长一米的金属盒子里,其中包含的内容相当于十亿卷纸质资料,都永久储存在亚原子储存模型当中。几乎所有人类掌握的知识以及留存下来的全部文献都封存在这里。

这并不只是一个被动储存知识的仓库,它还配备了图书管理功能。西蒙将自己的要求录入这个永不疲倦的机器当中时,检索会一层一层通过近乎无线的电子回路网络向下传导。只要给出名字和大概的日期,几乎在一瞬间,它就能够找到他需要的信息。然后他在轻微自我催眠下放松身体,图像就会涌入他的大脑。这些信息只会在他的记忆中保留几个小时——对他来说足够长了,然后就会被遗忘。西蒙不想用无关的事情扰乱自己整齐有序的头脑,对他来说,大城市兴衰的全部故事是无关紧要的历史章节。它是有趣而略带遗憾的插曲,属于一去不复返的过去。

他充满智慧地再次出现时,布兰特仍然在耐心等待。

“我没找到任何图片。”他说,“我老婆又在整理了。但是我会告诉你我能记得的关于沙斯塔的事情。”

布兰特换了一个让自己尽量舒服的姿势,他很可能会在这儿待上一会儿。

“沙斯塔是人类建造的最后一批城市之一。当然,你知道,城市在人类文化中出现的时间相当晚,大约是一万两千年前。在几千年的时间中,城市的数量和重要性都逐渐增长,最后有些城市当中生活着大约几百万人。我们很难想象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城市是钢铁和石头的荒漠,几英里内都没有一点点草地。不过城市是必要的,在交通和通信还没有得到完善之前,人们必须彼此相邻而居,才能完成复杂的贸易和生产制造流程,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真正的大城市在空中交通普及后开始消失。在那个遥远、野蛮的时代,相互攻击的威胁也让他们逐渐分散居住。但是很长一段时间……”

<!--PAGE 14--> “我研究过那一时期的历史。”布兰特插了一句并不太真实的话,“我了解所有关于……”

“……很长一段时间中,地球上仍然有很多小型城市存在,这些城市彼此靠文化而不是贸易相连。这些城市只有几万人口,在巨型城市消失后维持了几个世纪。所以牛津、普林斯顿和海德尔堡这些城市对我们来说仍然有意义,而那些更大的城市只不过是名字而已。但是人们发明了合成器后,即使是很小的社区,也能够毫不费力地生产出足以让居民生活的产品,所以即便这些城市也注定会走向衰落。

“有一段时期,城市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必需的形式,而人类还没有意识到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