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想,他会配合的。现在,让我们继续写进度报告吧。”

贾米森和惠勒并未直接返回天文台,因为按照计划,他们还得在外面再逛几天,月球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探索。他们觉得,穹顶之旅有点让人扫兴。他们的确是在分享秘密,这总是令人兴奋的,然而,他们无法假装这是个了不起的惊天秘闻。

当穹顶消失在地平线之下,再也看不见的时候,惠勒问道:“好吧,我们从这里出发去哪儿?”

贾米森制作了一张大比例尺绘制的雨海地图,然后用食指按住地图,把它固定下来。

“我们现在是在这里,”他说,“我打算绕着雨海转一圈,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月球风光。虹湾就在东面两百多英里的地方,地势很好,我正朝那边开呢。等我们到那儿以后,就接着往北走,直到抵达平原的边缘,然后再沿着山脉回天文台。我们大概明天或者后天就能到家。”

贾米森驾驶着牵引车横跨雨海,在将近四个小时的旅途中,一成不变的景致在车窗上静静流过。时不时地,他们会经过一些只有几百英尺高的低矮山脊和小型火山口,但在旅途的大部分时间里,地形几乎都很平坦。

过了一会儿,惠勒不再留意窗外的景致,想试着看会儿书,但车辆的震动使阅读变得很不舒服,他很快就放弃了尝试。再说,牵引车里唯一的一本书是麦克劳林的《多恒星系统动力学研究》,无论如何,他们毕竟是来度假的。

“贾米森,”惠勒突然开口道,“你怎么看联邦?你不是见过很多联邦人吗?”

“是啊,我挺喜欢他们的。可惜,最后一批人离开的时候你不在。我们天文台曾经有十几个联邦人,他们正研究天文望远镜的安装。你知道的,他们那时候正在考虑,在土星的某颗卫星上,搭建一个直径一千五百英寸的反射式望远镜。”

“那可得花点工夫呢——我总说我们这儿距离太阳太近了。但是回到争论的根节点上——他们是否有过什么表示,让你觉得联邦很有可能会跟地球闹翻?”

“不好说,看不出来。我们之间非常坦诚友好,毕竟大家都是在一起工作的科学家,这很关键。如果我们是政治家或公务员,情况可能就会有所不同了。”

“该死的,可我们确实是公务员!我们的薪水是谁给的啊?”

“是啦,但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我看得出,联邦科学家们不太关心地球,尽管出于礼貌,这种话他们是不会说出口的。毫无疑问,他们对铀的分配很不满——我经常听到他们抱怨。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他们必须拥有核能,才能去开拓寒冷的地外行星,而地球本身不缺核能,可以很轻松地使用替代能源。毕竟,地球使用其他能源已经好几千年了。”

“那你觉得,哪边是对的?”

“我不知道。但我要说的是——如果发现了更多的铀矿,而地球不允许联邦拥有更多份额的铀,那我们就错了。”

“我觉得不会发生那样的事。”

“别那么肯定。正如老鼹鼠所说,地球上有很多人都畏惧联邦,不想再给它任何权力。联邦知道得很清楚,因此可能会先下手为强,然后再去吵架。”

惠勒若有所思地说:“嗯,这么说起来,知道我们在皮科山的朋友们没在开采这玩意儿,还是很令人高兴的。”正说着,他突然惊呼起来,“哎哟——有必要吗?”

“对不起。但如果你一直要跟我说话,就别指望我能避开所有的裂痕。看来,悬架得要调一下了。等我们回去以后,我非得把费迪南德送去检修不可。啊,前面是赫里肯山。接下来的几英里千万别说话,我得专心驾驶——接下来的这段路,可是不大好开。”

牵引车转向北方,渐渐地,美丽的虹湾——彩虹湾——那道长长的峰脊自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朝着东西两个方向,一路延展,一直蜿蜒到目力所及的最远方。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惠勒主动保持着沉默,一言不发地坐了二十英里,而贾米森则驱车朝着前方三英里高的悬崖开了过去。

他还记得,很多年前,当他通过地球上一副五十毫米口径的望远镜,第一次看到虹湾时,几乎无法想象,有朝一日他能亲自绕着那高耸的岩体飞驰。二十世纪带来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变化!只不过,人们要花点工夫才能意识到这一点。一切刚开始的时候,人类甚至还没掌握飞行器技术,更别说梦想着穿越太空了。

两千年的历史似乎被挤进了一个世纪,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果和两次旷世大战。比起几千年前的海洋,仅在前半个世纪,天空就被征服得更彻底了。

在最后的二十五年里,第一枚简制的火箭登上了月球,人类长期以来的孤绝已然结束。仅仅一代人的时间,人类就走向了太空。对某些孩子而言,“家”这个词不再代表地球的绿色田野和蔚蓝天空,自此,系内行星的殖民进程开始突飞猛进,变得如此迅捷。

有人说,历史从来不会重演,但同样的历史情况会复现。不可避免的是,新世界与地球的联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