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五(1)(2 / 6)

费燃料呢?”我不耐烦地问道。整件事情听起来非常荒谬,不过只要事实证明它很有趣,而且不会发生实际的危险,我并不十分介意。

也许我应该承认——虽然我很想像许多其他人一样保持沉默,当时我对福斯特教授的理论一个字都不相信。我当然知道他是自己这个领域中非常杰出的研究者,但我对他的某些异想天开持保留态度。毕竟,这些想法缺乏证据,结论又如此石破天惊,让人不得不怀疑。

也许你还记得当第一支火星探险队发现,那里的遗迹并不是属于一个古代文明,而是两个文明,人们有多么惊讶。两者都曾高度发达,但都在五百多万年前灭亡了。原因不明(现在仍然是谜)。造成灭亡的似乎不是战争,因为这两种文明似乎友好地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种族类似昆虫,另一个隐约像爬行动物。昆虫人似乎是真正的原生火星人。爬行族——通常被称为“X文明”——是后来才出现的。

至少福斯特教授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肯定掌握了太空旅行的秘密,因为在水星上到处都发现了他们奇特的十字形城市的废墟。福斯特相信他们曾试图在所有小型行星上殖民——地球和金星因其重力过大而被排除在外。令教授有些失望的是,月球上没有发现任何X文明的痕迹,尽管他确信迟早人们会发现类似的证据。

关于X文明的“常规”理论认为,它最初来自一个较小的行星或卫星,与火星人——太阳系已知历史上唯一的其他智慧种族——进行了和平接触,并与火星文明同时消亡。但福斯特教授的想法更大胆:他坚信X文明是从星际空间进入太阳系的。其他人都不相信这一点,这让他感到恼火,不过也不是很恼火,因为他是那种乐于做少数派的人。

在我坐的位置,我可以透过机舱的舷窗看到木星。与此同时,福斯特教授正在阐释他的计划。视野不错:我刚好能看清赤道云带,能够分辨出靠近行星的三颗小星星是三颗卫星。我想知道哪颗是木卫三,我们停靠的第一站。

“如果杰克能屈尊留心听一听的话,”教授继续说道,“我会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要来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你们知道,去年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水星黄昏带的废墟中摸索。也许你们读过我在伦敦经济学院就这一主题发表的论文。很可能你们当时就在现场——我确实记得大厅后面闹哄哄的。

“当时我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是,我在水星上发现了X文明起源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一直对此缄口不言,虽然像霍顿博士这样的傻瓜想拿我取笑的时候,我差点没忍住。但我不打算冒着风险,让别人在我组织这次探险之前就来到这里。

“我在水星上的发现,包括一块保存相当完好的太阳系浮雕。发现本身并不新鲜——你知道,在火星原生文明和X文明的艺术中,天文图案很常见。但有某些奇特的符号与各种行星相对应,包括火星和水星。我认为这个图案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最奇怪的是,小木卫五——所有卫星中最不重要的一颗——似乎最受关注。我深信解决X文明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木卫五上,我要到那里去找出答案。”

我现在能记得的是,我和比尔都没有被教授的故事打动。也许X文明的人出于隐秘的个人原因,在木卫五上留下了一些文物。如果能把它们发掘出来会很有趣,但未必像教授想的那样重要。我猜他对我们的缺乏热情相当失望。即便如此也是他的错,因为我们后来发现,他还对我们有所隐瞒。

大约一周后,我们降落在最大的卫星木卫三上。木星的卫星中,只有木卫三建有永久基地,包括一个天文台和一个地球物理站,大约五十名科学家在此工作。有远客到来,他们相当高兴,但我们并没有久留,因为教授急于加满燃料启程。我们向木卫五进发这事儿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但教授守口如瓶,也一直紧盯着我们,不许我们乱说。

顺便说一下,木卫三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地方,我们在返程时见到了不少奇景。但是,由于我已经答应为另一本杂志写一篇相关文章,此处还是不多说了。(你不妨留意一下明年春天的《国家天文杂志》。)

从木卫三到木卫五的飞行只用了一天半多的时间,随着时间流逝,木星在我们眼前越来越大,直到似乎要把天空填满,让人很不舒服。我对天文学了解不多,但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正落入其中的巨大引力场。各种意外都随时可能发生。如果燃料用完,我们就永远无法回到木卫三了,甚至可能会掉到木星上。

真希望能描绘出看到那个巨大的球体,以及前方的天空中旋转的狂暴风暴带时的感觉。事实上,我确实尝试了,但一些看过这篇手稿的文友劝我把这些描述删掉。(他们还给了我很多其他建议,我想应该不是认真的,因为如果我照做,还有什么故事可讲呢?)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开发表的木星的彩色特写照片,你肯定看到过其中的一些。你甚至可能已经看到过那一张,它是我们所有麻烦的根源,这一点容我稍后解释。

终于,木星不再变大了:我们已经进入了木卫五的公转轨道,这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