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表于1953年的《伦敦晚报》(London Eveng News)
收录于《天空的另一面》
火星人让新泽西房价大跌后的最初几十年[1],长相亲切的外星人就变得稀少了,可能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地球停转之日》[2]中的克拉图。不过今天,友善得甚至让人想去抱一抱的外星人已经被视为理所应当,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E.T.》。外星人究竟长什么样呢?
当然,与那些看上去亲切的外星人相比,凶神恶煞、怀有敌意的外星人能让故事变得更紧张刺激。而且,有人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不愿遇到的事物”排行榜实际上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内心的偏执妄想,特别是美国人。如今人们已经得偿所愿,温和的停火协议取代了冷战,当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内心的恐惧感可能会更少。
因为我们已经见过了达斯·维达,他就是我们。
灯再次亮起的时候,最后一颗原子弹的余波似乎仍在回**。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人都一动不动。然后,助理制片人天真地说:“好吧,R.B.,你觉得这片子怎么样?”
R.B.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的助手们则想看看情况再说。这时候他们发现R. B.的雪茄灭了。为什么会这样?《乱世佳人》[3]试映会上都没发生这种情况!
“孩子们,”他非常激动地说,“这片子真了不起!你刚刚说拍它花了多少钱,麦克?”
“六百五十万,R.B.。”
“物有所值了。我跟你说,如果它的总票房没有超过《暴君焚城录》,我就一寸一寸地把胶片吃掉。”他转过身朝放映室后面仍然蜷缩在座位中的一个矮小的男人走去,对于他这种体形的人来说,他的动作已经非常迅速了。“振作起来,乔!地球得救了!所有的太空大片你都看过,这一部跟之前的相比怎么样呢?”
乔显出一副非常努力的样子。
“没有可比性。”他说,“它有《怪形》的悬疑感,但没有看到结尾处‘怪物就是人’的失落感。唯一能跟它相提并论的作品就是《世界大战》[4]。那部电影中的一些特效能比得上我们这部了,不过当然乔治·帕尔[5]没有3D技术。这一点影响很大!金门大桥倒塌的时候,我感觉桥墩马上要撞到我了!”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宣传部的托尼·奥尔巴赫插话说,“帝国大厦从中间裂成两半的场景。不过,帝国大厦的老板不会告我们吧?”
“当然不会了。没人会觉得任何建筑能够抵得住——剧本怎么叫它们来着?——‘城市破坏者’炸弹的袭击吧。而且,我们毕竟也把纽约其他地方夷为平地了。啊,就是那场荷兰隧道的戏,隧道顶都塌了!下次我得让摩天轮倒掉!”
“没错,那场戏拍得不错,可能拍得有点太好了。不过真正吸引我的是那些太空来的怪物。怪物动画简直完美。你是怎么做到的,麦克?”
“商业机密。”制片人骄傲地说,“不过我还是会给你透露一些。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实物。”
“什么!”
“哦,别误会!我们没有去天狼星B取景。不过加州理工的人发明了一种微距摄像机,我们用这种摄像机去拍蜘蛛的动作。然后我们把最棒的一些镜头剪了进来,我想你很难分辨出哪个是微距镜头、哪个是实际大小的片场镜头。现在你就明白为什么我在剧本一开始的设定中,就希望外星人是昆虫而非章鱼了。”
“我们利用这一点能找出一个很好的宣传角度。”托尼说,“不过我还是担心一件事。关于怪物劫持葛洛丽亚的那场戏。你觉得审查……我是说我们拍摄的方式,看起来就像……”
“哦,别担心了!人们那样想就对了!反正我们在下一场戏里明确交代了,它们劫持她是为了进行解剖,这样就没问题了!”
“它会引起轰动的。”R.B.得意扬扬,眼睛中闪出一些若隐若现的光芒,仿佛他已经听到了钞票如雪崩一般地涌入售票处了,“听着,我们要在宣传上再花一百万!我对海报已经有想法了。托尼,把这些都记下来。抬头看天!天狼星人即将来临!我们要做很多怪物的发条模型,你能想象出它们用毛茸茸的腿四处乱跑的场景吗!人们喜欢被惊吓,我们就好好吓一吓他们!我们做完宣传的时候,所有人望向天空都会背后一凉!剩下的交给你们了,孩子们,这部片子会影史留名的!”
他说得一点不错。《太空怪兽》这部电影两个月后正式上映。伦敦和纽约同步首映后的一周之内,西方世界当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写着“地球小心!”这几个大字的海报,对着用细长、分节的腿走在荒无人烟的第五大道上的毛茸茸可怕生物的照片瑟瑟发抖。飞艇巧妙地伪装成太空飞船的样子,在天空上巡航,让遇到它们的飞行员大为困惑,外星入侵者的发条模型到处都是,把老太太们吓得魂飞魄散。
宣传活动非常成功,如果不是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性的巧合,这部电影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