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感慨万千:“这么大的投资,这么先进的厂房,咱们国家终于要有自己的现代化工厂了!”
新闻特别提到了林浩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以及他愿意参与投资的承诺。
报道还重点介绍了他提出的“一站式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等建议,称赞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操性”。
最让人震惊的是,林浩然当场表示旗下置地集团捐赠一亿港元,设立‘置地教育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内地高校优秀寒门学子攻读理工科专业,并与企业联合培养,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储备未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一亿港元啊,在这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块RMB的年代,观众们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亿港元到底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目。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许多人甚至下意识地掰着手指头计算这笔钱的价值。
“我的老天爷啊,一亿港元!这得是多少钱啊?”一位老工人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
“一亿港元?咱们厂子一年的产值也才几十万RMB,这已经是县里最大的工厂了,这一亿港元,得顶咱们工厂干多少年啊!”
高校宿舍里,大学生们更是激动不已。
“这个基金专门资助理工科学生,咱们不就有机会了吗?”
“太好了!我正愁下学期的学费呢,要是能申请到这个基金就好了。”
“林先生真是有远见,知道国家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
新闻继续报道:“据悉,'置地教育基金'将面向全国高校,具体奖励标准暂时还没公布,不过,本台记者已经提前获悉,基金还将设立特别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赴海外深造。“
画面切换到基金管理的详细介绍:将由教育部和置地集团共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获奖学生毕业后,还将获得进入林先生旗下企业工作的优先机会,实现“培养-就业“的无缝对接。
这则消息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
不仅普通民众为这笔巨额捐赠震惊,教育界更是为之振奋。
许多高校负责人当晚就开始研究如何争取基金名额,贫困学子们则看到了继续求学的希望。
而一些已经毕业的年轻人,则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他们虽然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单位,但是每个月几十块的工资,让他们觉得生活捉襟见肘。
看到新闻中林浩然旗下企业现代化的厂房和优厚的待遇,不少人都动了心思。
“我有一个亲戚已经成为这里面的员工了,听说在万青-蛇口工业园区,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拿一百多块,要是加班多,会有更多呢!”一个年轻工人对同伴说。
“真的假的?那不比咱们在国企强多了?”同伴惊讶地反问。
“可不是嘛!而且听说还有宿舍、食堂,条件好得很。”
别看一个月一百多块的工资,乍一看数额不高,似乎容易让人误解成林浩然在刻意压榨内地员工。
但事实绝非如此。
在这个特定年代,内地整体的工资水平本就处于较低区间。
如果林浩然旗下的公司初来乍到,就将工资大幅拉高,看似惠及员工,实则可能会打破市场平衡,给其他外资企业进入内地投资带来阻碍。
毕竟,过高的工资标准会让其他外资企业望而却步,不利于形成开放、多元的投资环境。
而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