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层面考量,内地政府也不会提倡将工资定得过高,而是希望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逐步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市场的良性循环。
涨工资可以,但不能一次性涨太多,而是要循序渐进,根据市场规律、企业效益以及内地整体经济形势综合考量,稳步提升。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技能提升以及企业的盈利状况,给予适当幅度的涨薪。
每半年或者一年,给老员工涨基础工资等等。
这种稳健的做法,既让员工感受到付出得到了回报,工作积极性愈发高涨,又避免了因工资波动过大给企业运营和市场环境带来的冲击。
而这些工厂,还是参照附近工厂的工资来定的。
比如,上屋热线圈厂,它是鹏城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于三年前创立。
据曾在该厂担任质量检查员的江惠群回忆,一天能赚七八角,一个月有二三十元钱,这相比于此前按工分种地的收入已有大幅提升。
另一位该厂员工赵带容称,她早期每年能赚 400至 500元,平均月工资约 30到40多元。
而另一家比较出名的凯达玩具厂,这家厂按正常发展,则会在明年才会创办,它是林浩然前世那个世界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之一。
林浩然看过相关报道,有员工回忆,凯达玩具厂第一个月便可能拿到 80元RMB外加港币 200元的加班及超产奖金等。
另外,据记载其组长初期日基本工资 3.5元,领班 5.6元,加班费按夜间 1.5倍、周末 2倍等标准以港币发放。
而这个年代,100港元,差不多能够兑换30块RMB。
也就是说,凯达玩具厂的女工们,通过加班,一个月能赚到一百多块以上的RMB,这在这个时期简直是天文数字。
林浩然旗下的万青-蛇口工业园区,给出的薪资待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普通工人月薪80多元,技术工人100多元,中层管理员200多元,这些,都是基本工资,并不包含加班费等。
算上加班费、绩效奖金、全勤奖等,普通工人一个月也能有机会超过200多块。
这个薪资水平既高于内地企业,又不会过分拉高用工成本,有利于吸引外资持续投资。
“这么算下来,在特区打工,一年能攒下的钱比在老家干几年还多啊!”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计算着。
“可不是嘛!我听说还有奖金和加班费,干得好一个月说不定能拿两百块以上呢,这都顶的过我在现在的厂里干半年了!”
“要不咱们也去鹏城看看?反正年轻,闯一闯也没什么损失。”
这股“南下闯荡“的风潮,正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兴起。
许多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被电视上现代化的厂房和优厚的待遇所吸引,开始萌生去特区发展的想法。
而在一些国企工厂里,老师傅们也在议论:“听说那边招技术工,要求懂机械操作,我正好在厂里干过维修,应该符合条件。”
“要是真能过去,凭咱们的手艺,肯定能拿高工资。”
更有些大胆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行动:“我有个表哥在鹏城,说那边工厂会越来越多,机会多得很,正缺人手呢,我得让他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过去碰碰运气!”
“那咱们结伴去吧,互相有个照应。”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