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眼前一片慈爱的贾敏,万般心绪涌上苏慕白的心头。
苏慕白恭敬奉茶后说道。
“岳母大人,慕白幼年父母双忘,是您和岳父大人将小婿抚养长大,对小婿一片慈爱关怀之心,纯然肺腑。”
“如今更是将爱女下嫁小婿。”
“如此天高地厚之恩,小婿实不知该如何报答,请岳母大人用茶,愿您与岳父大人福寿延绵,诸事顺遂。”
贾敏接过茶后喝了一口,也是不由得再度洒泪。
贾敏取出手绢擦了擦眼泪后温和说道。
“好孩子,你是我和你岳父看着长大的,黛玉交给你,我和你岳父再放心不过。”
“你们小两口今后要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小婿谨记岳母大人教诲。”
在场宾客看着一家人的真挚情感,无不为之动容。
在结束了迎亲仪式之后,苏慕白执红绸引黛玉出府,门槛处忽停顿,按古礼新娘不得回首,他却将绸花绕过自己手腕,反手向后递出半幅衣袖,任黛玉隔着纱幔轻拽,竟是破了“男不迎女”的规矩。
喜娘欲阻时,林如海含笑摆手。
“且由他们小儿女心意。”
而后苏慕白将林黛玉送上花轿,随后翻身上马,迎亲队伍离开了林府,沿着大街开始出发。
林黛玉的嫁妆队伍逶迤三里,头担已至苏府街口,尾箱方出林府影壁。
最引人瞩目的是第一百二十八抬:琉璃罩中供着黛玉启蒙临的《兰亭集序》,旁搁慕白幼年断齿的桃木梳,取“笔墨相亲”之意。
扬州陪来的盐引契书反藏在寻常箱笼里,唯箱角钉着银牌刻“姑苏林氏嫁女第柒佰陆拾肆箱”。
神都百姓皆踮脚观礼,忽见嫁妆队中升起二十四盏琉璃灯,灯面绘着黛玉生平:三岁咏絮、七岁注诗、、、,最后一盏竟是空白。
苏家仆从高声唱礼。
“留此灯待姑爷奶奶白首齐眉时共绘!”
就在迎亲队伍回到了苏府门口之时,却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早早等候在此,满脸笑意,手捧圣旨,喜气盈盈。
苏慕白见状随即翻身下马,来到近前拱手一礼后说道。
“不知夏公公到来,有失远迎。”
夏守忠轻笑一声后说道。
“苏大人不必客气,陛下得知苏大人成婚,特赐了一道圣旨,咱家前来传旨,稍后少不得还要讨苏大人一杯喜酒喝。”
“烦请苏大人将新娘子一并请出接旨吧。”
苏慕白微微点头后说道。
“有劳公公了,稍后下官一定多敬公公几杯。”
随后苏慕白来到了了花轿前,拉着红绸引着林黛玉下了花轿,走到夏守忠身前行了一礼,等候夏守忠宣旨。
夏守忠也不墨迹,明黄云纹绫锦徐徐展开,鎏金玉轴末端坠着翰林院特制关防印泥,随后夏守忠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鸾台昭曜,德配椒庭。咨尔左春坊左庶子苏慕白之妻林氏,毓自姑苏钟鼎之族,兰心蕙质,诗礼承芳。幼通班昭之诚,长秉谢庭之训。佐夫君以明德,襄内职而惟勤。”
“兹以覃恩,封尔为五品宜人。赐翟冠珠翠七树,金绣练鹊纹霞帔一袭,岁禄粟八十石。尔其徽音克嗣,懿范长昭。勖哉鸾诰,永光巾栉。”
“敕命·隆化三年十月初六日。”
“苏大人,苏夫人,接旨吧。”
在夏守忠宣读圣旨后,苏慕白和林黛玉随即接过圣旨。
“微臣(臣妇)多谢陛下隆恩。”
不得不说,隆化帝还是很会送礼物的。
读书人科举入仕,为的不就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嘛。
何为封妻,便是诰命夫人的身份了。
按照官制,正五品官员便有资格为夫人请诰命了。
但诰命也不是是个正五品官员便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