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峰回路转,跌宕起伏(3 / 3)

夏守忠瞬间失望灰败的脸,一字一句,清晰地继续说道。

““君子不党,此乃圣人垂训,亦是臣子立身之本。”

“我辈身居庙堂,食君之禄,当只论忠君报国,岂可结党营私,妄图以私谊而乱国是。”

“结盟一事,有违臣纲,悖逆圣道,林如海断不敢为。”

“公公此言,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再不会有旁人知晓,在下也会守口如瓶。”

林如海的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钢针,扎进夏守忠的耳中。

他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褪尽了,腰背僵硬,维持着躬身的姿势,像一尊被抽去灵魂的泥塑。

巨大的失落和羞惭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果然,还是不行。

林如海这等清流砥柱,终究是瞧不上他这等内廷阉竖,连交易都不屑为之。自己这一步险棋,不仅没能攀上高枝,反倒彻底暴露了底牌,徒惹人笑。

夏守忠喉头滚动了一下,咽下满嘴苦涩,艰难地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苦笑,声音干涩而无力。

“是……是咱家失言了。”

“林相教训得是,是咱家……太孟浪,太不知天高地厚。”

“污了林相的清听,实属不该……不该……”

夏守忠语无伦次,身体微微摇晃着,慢慢直起身,眼神空洞,充满了自嘲与绝望。

“今日冒昧打扰林相理政,咱家……这就告退。”

他拱了拱手,动作僵硬而仓惶,仿佛一刻也不想多待在这失败的现场,灰暗的影子拖在身后,准备转身离去。

就在夏守忠的脚尖即将挪动,整个身心都已被颓丧充满、认定彻底无功而返之时,林如海的声音却再次响起,不高,却像投入死水中的石子,瞬间定住了夏守忠的脚步。

“不过……”

林如海端起了桌上微凉的雨过天青釉茶盏,指腹在冰凉的瓷壁上轻轻摩挲,目光似乎落在袅袅散尽的水汽上,语气有了微妙的转折,不再那么斩钉截铁,反而带上了几分似是而非的沉吟。

“公公适才之言,倒也提醒了在下一点。为君分忧,确是你我臣仆应尽之本分。”

林如海抬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因这转折而瞬间僵住的夏守忠。

“陛下龙体关乎社稷,圣心郁结,若长久不解,恐非朝廷之福,亦非黎民之幸。”

“此非揣摩上意,而是臣子为江山计,不得不有所考量。”

夏守忠像被点了穴道,猛地钉在原地,霍然回头,眼中熄灭的火焰骤然复燃,带着难以置信的希冀,死死盯住林如海。

他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跳出来,喉咙发紧,一个字也吐不出,只能用眼神传递着最急切的恳求。

林如海没有理会他眼中的热切,微微蹙起眉头,似乎在谨慎地斟酌着词句,每一个字都说得极其缓慢清晰。

“在下愚钝,对陛下的心思,自不敢妄加揣测。”

“然则,身在中枢,综览全局,对当前朝廷所面临的巨压,倒也略有感知。”

“陛下连日烦闷,以至废寝难安……以在下浅见,此等烦忧,其根由,十之八九,恐还是系于这西海骤起的烽烟之上。”

夏守忠拼命点头,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是,是!林相明察!西海之事,如巨石压顶,陛下夙夜忧叹,咱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林如海微微颔首,继续用那种分析政务般的平缓语调道。

“西海沿子,承平多年。”

“虽边衅偶有,部落劫掠不断,其势不过癣疥之疾。”

“然此番情势,迥异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