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帝王的脆弱,与苏醒的火种(1 / 2)

暖阁内的空气,因那小太监一句颠三倒四的禀报,瞬间从冰点升腾至沸点。

朱元璋那张布满阴云的脸庞,第一次出现了龟裂般的错愕。他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毛骧,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小太监面前,蒲扇般的大手直接揪住了他的衣领。

“你再说一遍!咱大哥怎么了?”皇帝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激动而变得尖锐,双目赤红,像一头即将失控的猛兽。

“陛下……陛下饶命!”小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语无伦次地喊道,“皇商大人……手动了!千真万确!格物院的几位小先生说,那……那盒子上的绿线,跳得比刚才有力多了!”

盒子?绿线?

朱元璋听得一头雾水,但他听懂了最关键的一句——大哥手动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哥还活着,而且正在好转!

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狂喜,瞬间冲垮了连日来的暴戾与绝望。这位开国帝王,此刻竟像个得到了天大好消息的孩子,猛地松开小太监,转身就往外冲。

“备驾!回皇商府!”

“父皇!”朱标和朱棣对视一眼,立刻跟了上去。他们脸上的惊喜与激动,丝毫不亚于朱元璋。

三人几乎是跑着冲出暖阁,留下身后一脸懵然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和那个瘫软在地的小太监。

帝王的仪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被清空的街道上飞驰。

当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再次冲进那间寂静的卧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

房间里不再是之前那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几名穿着白色制服,脸上还带着稚气的格物院学生,正围在床边,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手中拿着朱元璋等人完全看不懂的工具,在一个个奇特的玻璃器皿和金属盒子上调试着什么。

为首的一名学生,约莫二十出头,戴着一副琉璃镜片,神情专注到了极点。他正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连接陈玄手腕的那个玻璃瓶下方的阀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一串谁也听不懂的词。

“静脉滴注速度加快百分之五,监测生命体征……血压60/90,心率恢复到55……体温37度2,趋于稳定……”

这些学生,就是陈玄一手建立的大明皇家理工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中,专攻“生命格物学”的精英。在陈玄遇刺后,他们第一时间被太子朱标召集而来,用陈玄留下的、超越这个时代的医疗设备,维持着他的生命。

“都给咱让开!”朱元璋压抑着声音低吼,他只想冲到床边,亲眼看看自己的大哥。

然而,那个戴着琉璃镜片的为首学生,却连头都没回,只是伸出一只手,做了一个阻拦的姿势。

“陛下,请肃静。”他的声音冷静得近乎无礼,“病人刚刚出现苏醒迹象,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任何过度的声音和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情况恶化。”

朱元璋的动作僵住了。

他堂堂大明开国皇帝,竟被一个黄口小儿给……命令了?

他身后的太监正要厉声呵斥,却被朱元璋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那个学生的背影,胸口剧烈起伏。他想发火,想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拖出去砍了。可是,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台发出“滴滴”声的金属盒子上,看到那条绿色的光线,确实比之前跳动得更加有力、更加规律时,他所有的怒火,都化作了一种无力的焦躁。

他不懂。

无论是那些瓶瓶罐罐,还是那个会响的盒子,他通通都看不懂。

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他那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一次失去了作用。决定他大哥生死的,不是他的圣旨,而是眼前这些他看不懂的“奇技淫巧”,和这个敢于阻拦他的年轻人。

这种感觉,让朱元璋感到了久违的脆弱。

朱标上前一步,轻轻拉了拉朱元璋的衣袖,低声道:“父皇,听先生们的。”

一句“先生们”,让那几名年轻的学生身体微不可察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朱棣也走上前来,站在了朱元璋的另一侧。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地看着床上那个给了他一片新天地的男人。他的眼神里,有担忧,有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大伯不会死。

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男人,一定能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奇迹。

父子三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几步之外,像三个最普通的家属,紧张而又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个主宰了一切的男人,重新睁开双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房间里只有仪器单调的“滴滴”声,和学生们低声交流专业术语的声音。

终于,为首的学生长舒了一口气,他转过身,对朱元璋和两位皇子躬身行礼。

“启禀陛下,殿下。皇商大人的情况,暂时稳定下来了。”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琉璃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