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控制变量法,更是科学萌芽时期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先总结规律,然后思考规律中的原因,提出各种假说,再进行实验验证假说。
近代科学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这也是苏泽要设立营造学社,推广数学的原因。
统计学,是科学之母。
等苏泽离开后,万敬突然对傅顺说道:
“我要去找雷司空,我要去参加营造学社。”
傅顺疑惑的看向万敬道:
“万兄,你的水平还需要参加营造学社?”
万敬是工部有名的业务能手,所以雷礼根本没有将他列在营造学社的名单上。
万敬摇头说道:
“参加营造学社不是为了营造,而是为了研究物之理。”
“刚刚苏翰林所说,要究万物之理,要先通数算!”
——
虽然冶铁的问题有了突破,但是仅仅是材料过关,还不能铸造出好炮。
于是苏泽又来到了翰林院。
从皇帝下旨设立太史局开始,黄骥就开始了忙碌。
四海测验听起来是个宏伟的项目,实际上也就是起的高调子。
实际上,要重修历法,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
黄骥首先钦天监将元朝和国初修订天文历法的资料翻出来,先搞懂前人修理历法的数算原理。
除了给钦天监上课,培训他们天文和数算知识外,黄骥还要培训他们使用望远镜等新的天文仪器。
再加上太子那边还要经常喊他去查账,这些日子黄骥又瘦了一些。
等听到苏泽拜访的时候,黄骥连忙放下手中的资料,来到太史局门口迎接苏泽。
“云襄(黄骥字)兄,你可要好好休息,要为朝廷制定新历,没一个好身体怎么行,也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吧?”
上次之后,黄骥和苏泽已经互相称呼表字了,黄骥无奈的说道:
“子霖兄,我可没你这样的大才,只能做个劳力者了。”
不过苏泽倒是也没有继续再劝,如果没有这种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黄骥也搞不出这些东西,古往今来,科学家都是有些偏执的。
“今日子霖兄怎么有空来太史局?”
太史局没有太史令,所以黄骥这个少史就是一把手,苏泽还看到了钦天监的周相,如今也已经是黄骥的手下了。
苏泽说道:
“其实我今日过来,也是有事要求云襄兄帮忙。”
黄骥连忙说道:
“子霖兄太见外了,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