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定海神针苏泽(2 / 5)

; 送走苏泽,赵贞吉忍不住想,什么时候开始,苏泽成了朝堂的定海神针了?

    ——

    次日,赵贞吉早早来到内阁,接着通政使杨思忠带着苏泽的奏疏来到内阁。

    “杨大人,苏子霖的奏疏可送来了?”

    杨思忠早有准备,从最上面拿起一份奏疏,将苏泽的奏疏交给了赵贞吉。

    赵贞吉又看了一遍奏疏,确认和苏泽昨日给自己看的副本一样。

    他首先提起笔写下了赞同的票拟意见。

    写完后,赵贞吉看了一眼张居正的位置。

    这件事上他还是有些看不上张居正的。

    当年自己的弟弟,和自己一同考过了贡试,为了避嫌弟弟放弃了殿试,在官场上传为佳话。

    阁臣家的子弟科举,为了防止瓜田李下,在职期间让自家子弟放弃科举的也有不少。

    可偏偏张居正的儿子参加顺天府乡试,还考中了解元。

    虽然赵贞吉也相信申时行不会在这件事上作弊,但是后人又要如何评价这件事?

    赵贞吉想着,高拱迈步走入了内阁。

    赵贞吉拿着苏泽的奏疏递给高拱,看完了奏疏的题目,高拱大概也就明白了苏泽要奏请什么了。

    翻开一看,内容和自己猜想的相差无几。

    高拱内心有些纠结。

    根据张四维的汇报,高拱派人摸清了情况,这次哭庙的事件,确实是自己的门徒,户部郎中丁靖轩的策划。

    作为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高拱很快就明白了丁靖轩的企图。

    可是明白归明白,这一次顺天府乡试,确实是一次攻击张居正的大好机会。

    在这件事上,高拱一派已经占据了主动权。

    进可以继续弹劾,掀起朝议,就算不能让张居正罢官,也可以打击张居正在皇帝心中和士林中的声望。

    静可以坐观其变,看张居正如何应对。

    但是苏泽这份奏疏,是让高拱放弃这次机会。

    高拱拿着奏疏回到座位上,仔细思考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写下了赞同的意见。

    我高肃卿不屑于用这种手段!

    高拱就是不喜欢这些阴谋诡计,要不然他也不会在隆庆皇帝刚继位的时候就被徐阶算计罢官。

    要战胜张居正,就要在公务上将他压倒,而不是用构陷的方法来打倒政敌。

    高拱是经历过嘉靖朝后期激烈的政治斗争的,见识过严嵩父子如何使用权术,前首辅徐阶也是此道高手。

    但是高拱的傲气还是让他不愿意用这些手段。

    也正如苏泽所说的,将答卷刊登出来,士林自有公论。

    皇帝亲自主持复试,那结果自然能服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