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要是张居正真的伙同弟子,给自家儿子科举作弊,那陛下一下子就能看穿。
反之张居正如果没有作弊,那高拱也不屑于构陷他。
最后抵达内阁的,是首辅李春芳。
李阁老前几天的时候就有不祥预感,本就想要使出告病大法,却因为东胜卫战事不得不主持大局。
可没想到刚刚处理完了北疆的事情,就赶上了这趟哭庙风波。
张居正请假后,李春芳不得不接过了他处理的政务,才做了两天就不堪重负。
李春芳并不长于吏才,平日里看张居正整日坐在那里处理公务,李春芳没想到户部的公务竟然如此繁重。
所以看完了苏泽的奏疏,李春芳立刻票拟赞同,然后中书舍人送入宫中。
隆庆皇帝对这份奏疏自然御批通过,苏泽的奏疏发往六科,这场风波暂时被压制住了。
——
得到了皇帝的圣旨,苏泽立刻行动起来,从礼部要来了这次顺天府乡试的答卷,将二十名官生的卷子排版,刊登在十月十七日的增刊上。
《顺天府乡试汇编》出版后,迅速脱销。
京师读书人看完了张敬修的文章,也承认他的水平确实不错,士林的争议也少了很多。
紧接着,皇帝宣布在十月十九日,亲自主持顺天府乡试的复试。
二十名官生准举人全部参加,由皇帝亲自出题,翰林官员当场批改,当日就公布了复试的结果。
二十名官生的学识文章都能达到举人标准,皇帝认定本次乡试没有弊案,《乐府新报》也将皇帝的判定刊登在头版上。
至此,这场哭庙的事件告一段落。
张府。
张居正看着年轻的儿子张敬修,抬起眉毛问道:“你要放弃科举?”
张敬修拱手说道:“是的,父亲。”
张居正看向儿子问道:
“你不顾我的禁令,参加这次顺天府乡试,现在考中解元,又要放弃科举?”
张敬修看向父亲。
面对张居正这个强势的父亲,张敬修一直都小心翼翼的。
他是长子,下面还有弟弟,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家族的表率。
所以无论是读书还是其他事情,张敬修都付出了比别人更大的努力。
而这一次,张敬修也是思考已久的。
读书科举,是家族和父亲加给自己的担子,张敬修参加顺天府乡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满足父亲和家族的期待。
可没想到自己这次掀起的风波,差点连累父亲。
张敬修迎上父亲的目光说道:
“父亲,我想要去登莱,去市舶司海务教习所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