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还好,如果是辽东地区那种一年只能收获一季的地方,延误春耕就可能导致农作物还没成熟就入冬,那就是减收绝收的结果了。
此外春季就这么多雨,也不是好兆头,黄河长江今年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这是隆庆皇帝继位以来第一次遭遇天气灾害,其实这要比他的父祖们幸运多了。
但也正是因为前几年的风调雨顺,才让皇帝更担心今年发生饥荒,好日子过多了,百姓备荒备灾的意识也会淡薄很多,发生饥荒后朝廷的压力就会更大。
作为皇帝,隆庆皇帝能够提前为百姓担忧,确实是不错了。
不过天气的事情,苏泽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宽慰了小胖钧几句,接着又说道:
“如果殿下真的担心今年发生灾情,不妨请李国舅在南洋交趾收些粮食。”
朱翊钧连连点头,这就是打开视野的好处了。
以往发生灾情,大明只能从其他地方调集粮食来赈灾。
如今发现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海外这么大,也有很多地方生产粮食。
而且海上运输又快又省,调运海外粮食赈灾完全是可行的。
——
从东宫出来,苏泽又晃悠到了报馆。
苏泽前脚刚进了报馆,后脚沈一贯就冲进来道:
“子霖兄!兵部霍尚书的请辞奏疏陛下终于批了!”
对于这个消息,苏泽也是早有预料。
从二月底,霍冀就开始上书请辞。
这样级别的重臣,又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皇帝和内阁本以为他不是真的请辞,皇帝还亲自下旨挽留。
但是霍冀又继续上辞表,这下子皇帝明白霍冀是真的要辞职了。
隆庆皇帝是个念旧的人,霍冀在任期间有功劳也有苦劳,除了在武监这件事上和皇帝内阁顶了一下,其他时候都能做好兵部的工作。
所以皇帝再次下旨宽慰,但是霍冀又继续上表请辞。
拖到今日,霍冀已经上辞表七封,这次皇帝终于批了。
沈一贯说道:
“陛下体念霍司马的功劳,许他以重臣身份致仕,赐回乡车马,又多荫了他的次子。”
这已经是相当丰厚的待遇了,君臣能有始有终,也确实是一段佳话。
沈一贯又说道:
“霍司马在辞表中推荐了曹侍郎接任,陛下已经命令廷推新尚书人选了,估计这位曹侍郎能接手兵部。”
苏泽点头,曹邦辅在朝堂的名声还不错,有了霍冀的辞表推荐,接任的可能性确实最大。
紧接着沈一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苏泽,他说道:
“坊间传闻,霍司马是因为子霖兄才辞职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