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乞允年老宫人恩养疏》(4 / 5)

,剩下的都是陪跑的。

    皇帝很快就从名单中点了高拱的名字,高拱正式成为隆庆朝第三任内阁首辅。

    苏泽作为詹事府官员,也出席了高拱的内阁首辅任免仪式。

    司礼监掌印李芳,展黄绫诏,上盖“皇帝敕命之宝”,这是皇帝册立皇后和太子时候所用的玺印。

    从这点上看,明代中期以来,内阁首辅确实有宰相的地位。

    高拱身穿大红官袍,接旨的时候触地三次,这是简化的“三辞三让”仪式。

    紧接着李芳又拿来皇帝御赐的首辅信物。

    鎏金铜符是出入皇宫的通行证,不过首辅的和是特质的铜符,紧急情况下可以强行进入后宫区域。

    青玉界方,这是用来压票拟的镇尺,代表授予内阁票拟之权。

    最后是一件龙纹敕匣,首辅可以书写密奏,密封在匣内,这份奏疏可以不经过司礼监,直接送到皇帝面前。

    这是皇帝和首辅之间的私人密奏,代表首辅和皇帝特殊的亲密关系。

    三件信物,分别代表了内阁首辅的“内廷官之首”、“票拟权”和“密奏权”,这也是大明首辅的特殊权力。

    苏泽看着高拱,又看看张居正,不安的情绪在滋生。

    吏部廷推的首辅名单中,并没有列上张居正的名字。

    苏泽当然理解,这是吏部为了万无一失,所以才没有列张居正的名字。

    但是这么做实在是有些太侮辱人了。

    苏泽偷偷看向张居正,张居正虽然面色如常,但是在最后拜见高拱的行礼中,苏泽看到了一丝僵硬。

    暗暗叹息,矛盾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的,高拱升任首辅,大明的内阁融洽的景象,怕是随着李春芳的离去,也要一去不返了。

    参加完了高拱就任仪式后,高拱担任首辅第一道奏疏,就是请皇帝廷推递补吏部尚书。

    隆庆皇帝自然照准,这一次吏部送上来的三个名字,最后皇帝点了杨思忠。

    就这样,通政使杨思忠就任吏部尚书,完成了通政使到吏部尚书的跨越。

    这些都和苏泽预料的一样,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没同意李芳出宫修葺太祖陵寝。

    隆庆皇帝从司礼监派了一名中层太监去南京修葺太祖陵寝,依然将李芳留在了宫中。

    苏泽想到自己受李春芳所托,要帮李芳出宫养老,既然这样,苏泽决定还是帮到底。

    他又写上一份新的奏疏。

    《乞允年老宫人恩养疏》

    其实大明也不是没有太监出宫养老的制度。

    但是这种并非统一的制度,一般是遇到皇宫有了喜事,皇帝才会恩旨让这些老宫人出宫养老。

    这次苏泽上疏,就是要制度化出宫养老制度。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