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京师这轮换相终于尘埃落定。
殷士儋以教育专务大臣的名义入阁,内阁再添一名成员,负责全大明的学政事务。
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暂时空缺,但是为了推动学政事务,朝廷暂时没有补缺的想法。
杨思忠调任吏部尚书,紧接着吏部就廷推通政使人选。
前任通政使,现任刑部侍郎李一元赫然在列,而这个名单也得到了大臣们的称赞。
通政司现在的职能非比寻常,是无法长期空缺的。
通政司中人才青黄不接,原本大家都在看杨思忠的热闹,看他到底选谁做他的继任者。
但是当李一元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朝臣们都拍案叫绝,这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李一元是前任通政使,熟悉通政司的事务。
他在刑部侍郎的位置上做的很好,说明他是个能适应新工作的能臣。
这份名单迅速在内阁通过,然后送到皇帝面前。
果不其然,皇帝朱笔点了李一元的名字,新任通政使就这样出炉了。
就这样,杨思忠这位新任大冢宰,就用一份完美的人事任免,坐实了自己“知人善任”的人设,吏部上下对这位新任尚书都十分敬重。
苏泽也看到了系统的结算报告。
【《蒙学教育议》通过,前礼部尚书殷士儋,成为第一任教育专务大臣。】
【第一任教育专务大臣殷士儋,确立了大明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基础,成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源头。】
【这项制度被各国效法,成为近代平民教育的开端。】
【国祚+1。】
【威望+500。】
【剩余威望:1410】
投入200威望,回报500,赚了300威望还算是划算。
——
报馆,沈一贯面带笑容走了进来。
冯保成为司礼监掌印,沈一贯小赚一次,他今天刚刚提了彩金,准备向苏泽罗万化分钱。
到今天沈一贯扑了空,罗万化接过了钱袋后说道:
“子霖兄去东宫了。”
沈一贯疑惑的问道:“今天子霖兄不是没课吗?”
罗万化点头说道:“是啊,但是今天一大早,太子派人急召子霖兄去东宫了。”
“那这笔钱就有劳一甫兄把这袋子钱给子霖兄了。”
“肩吾兄不自己给子霖兄吗??”
“哎,我要随大鸿胪出京了。”
“济州岛军港要开建了,内阁派遣大鸿胪去朝鲜签订国约,然后再去济州岛慰问大明水师驻军。”
听到这里,罗万化也只能对沈一贯表示同情了。
谁让鸿胪寺就是干这些的呢。
东宫。
“苏师傅,这人是真的吗?”
苏泽看着手里的信,仔细比对笔迹以后,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