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李通政使怎么看?(2 / 5)

 “下官认为太子所言妥当,应该设立倭国通政署,就由这二人担任主司,负责对倭情报搜集。”

    高拱十分的高兴,李一元也不反对,这份奏疏原则上就通过了,他又说道:

    “涉及对倭情报事务,既然李通政使都没有反对,那等陛下朱批完毕,就请六科看下,不必再外传了。”

    众阁臣也点头。

    涉及到重要军事情报工作的时候,奏疏只要在皇帝御批后,交给六科就行了。

    而这种涉及到对外军事的奏疏,六科也很少会有意见,所以理论上这份奏疏已经通过了。

    阁臣在票拟意见上,都高度赞扬了太子的进步,建议皇帝通过这份奏疏,算是对太子勤于政务的肯定。

    隆庆皇帝就像是老父亲见到了儿子的满分答卷,卷子上还有儿子老师们的高度评价,自然也是乐的笑开花。

    但是他也怕群臣是为了哄他高兴,又让人去专门负责的通政司询问,太子的计划是否可行。

    李一元咽了苦果,此时也没办法再说反对的话,只能又将自己在内阁的话说了一遍。

    这下子皇帝彻底放心,于是御批奏疏,照准颁行。

    ——

    【《奏设倭国通政署刺探疏》通过,主司黄文彬,副主司朱俊棠,在倭国搜集了大量倭国情报,并在倭国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这些情报为大明对倭政策提供了参考,甚至几百年后,“两使来倭”事件,成为倭国近代史开端事件。】

    【国祚+1。】

    【剩余威望:1210】

    在詹事府内,看到奏疏光速通过,苏泽嘴角露出笑容。

    不过倭人也挺抽象的,竟然将两人拜了起来?

    大明版的黑船是吧?

    只能说这个民族的慕强是刻在骨子里的,只要比他们强,就可以随便踏上几脚。

    只是在把倭人当狗的时候,也要当心这个喜欢下克上,反复无常的民族。

    这两人也是意外之喜。

    苏泽本来也想要奏请设立倭国通政署,专门负责搜集倭国情报。

    但是朝堂上,对倭备战的问题一直很敏感。

    没办法,嘉靖年的抗倭战争,实在是给经历的朝臣留下了心理阴影。

    在对待倭国事务上,大明君臣的态度都十分谨慎。

    但是这一次,是几乎送到门上。

    黄文彬和朱俊棠流落到倭国,还和岛津家的家主建立了联系。

    这样上天送来的机会,苏泽也不会放过。

    正好和太子联名上疏,确保通过了这件事。

    接下来就等着朱黄二人搜集更多的情报送回来,就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对倭的战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