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会试重视策论,那身为主考官的张居正,就能根据考生的策论内容,筛选自己想要的人才。
这才是张居正的目的。
在会试的时候,就将和自己政治理念相近的人选中,那这些人自然会向张居正这个座师靠拢。
而张居正主持的这届科举,就能极大的壮大他麾下的势力。
甚至换句话说,就算是张居正倒台,这一届进士中还能留下大量和他理念相近的种子,他的政治理念也能延续下去。
真是一步好棋啊!
苏泽如今才明白,张居正为何能在原时空留下那么大的名气,他的手腕实在是太厉害了。
明知道这是一场对赌,张居正也要将赌注加到最大。
接下来高拱要怎么应对呢?——
二月初三,工部侍郎,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王之桓上书,黄淮冲沙和引淮入海的两大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高拱立刻召开内阁会议,在会议上,高拱对着雷礼说道:
“雷阁老,黄淮冲沙和引淮入海两大工程事关国本,这项工程串联湖广、河南、山东、南直隶诸省,仅仅是淮抚怕是镇不住地方。”
“所以本官想要问问雷阁老的意见,请您以阁臣身份前往淮安,协调工程,如何?”
内阁中一下子沉默了。
张居正暗道不好,他看向雷礼,以他对雷礼的了解,雷礼动心了。
雷礼确实动心了。
雷礼本来就有辞官的想法,是被苏泽的奏疏抬进了内阁。
进入内阁之后,因为高拱不肯将治河的工作放在前面,才逐渐和张居正达成政治同盟。
但是现在高拱开价了。
让雷礼去地方坐镇协调监督河工,这是一个让雷礼无法拒绝的请求。
雷礼拱手问道:
“高首辅,下官前往淮安后,朝中的协调事务?特别是两大工程的预算?”
高拱笑着说道:
“本官也已经草拟好了奏疏,从今年开始,湖广、河南、山东、南直隶的赋税,两成直接解送到淮安,交由两大工程支使。”
“另外都察院会选派一些御史,到地方上担任巡案,如果有办事不力的地方官员,雷阁老可以先罢免再弹劾。”
“以上这些事情,本官已经和陛下面议过了,陛下也基本上应允了。”
“雷阁老以为如何?”
雷礼倒吸一口气,高拱开出的代价确实很有诚意了。
这四省是大明最富庶的几个省了,两成赋税直接押解淮安,这可是一大笔银元,等于将这笔银元的财政权都交给了雷礼。
而派遣巡案巡视地方,这又等于给了雷礼地方官员的监察权。
这么大的支持力度可是前所未有的。
而这两大工程一旦完工,作为主持者的雷礼也必然名流千古。
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果然,雷礼躬身说道:
“下官愿意前往淮安。”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