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所未有的。
而这两大工程一旦完工,作为主持者的雷礼也必然名流千古。
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果然,雷礼躬身说道:
“下官愿意前往淮安。”
张居正知道,自己已经失去这个盟友了。
雷礼外放,虽然还有内阁大臣的名头,但是不可能再和自己一起反对高拱了。
不过张居正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他也不是容易气馁的人,政治上你来我往也是正常的,如果高拱不还击,这才说明他这个首辅水平不够。
——
沈一贯冲入报馆:“子霖兄,雷阁老要去淮安督办两大工程了!高阁老下手了!”
雷礼要前往淮安的消息,迅速引起了朝廷的地震。
这一次高拱的动作非常快,隆庆皇帝也迅速批准了他的奏疏。
沈一贯刚刚进门,却见到了坐在一边喝茶的申时行,他也有些尴尬起来。
随着朝堂的分化,就连苏泽的圈子也都产生了变化。
罗万化还好,他和朝中大员没有什么瓜葛,基本上是站队苏泽的。
沈一贯的成分复杂,如今算是鸿胪寺卿王世贞的亲信。
王世贞也是半步入阁的人,也算是半个山头了,沈一贯也要跟随他的脚步。
申时行是典型的张党,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生。
张四维是高党,他是高拱的门生,又在高拱手下任职多年。
万敬和傅顺是雷礼的门生故吏,雷礼又和张居正结盟。
剩下的众人,也各有立场,比如都察院的王任重和沈藻。
王世贞和张居正的关系从好友走向陌路,今日王世贞甚至公开反对过张居正几次,这自然也影响了沈一贯和申时行的关系。
“肩吾兄,汝默兄今日来,是和我商议会试的事情。”
苏泽打了圆场,说明了申时行的来意,尴尬的气氛消散了一些。
“恭喜两位兄台了。”
沈一贯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身为读书人,谁不想要做一任考官啊!
大家都是千辛万苦读书出头的,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主宰几千名考生的考官,这想想都让人兴奋。
申时行却苦着脸说道:
“我问过翰林院的前辈了,这阅卷可是个苦差事啊。”
苏泽也点头。
申时行说道:
“礼部的同僚告诉我,这一次会试人数超过四千人,阅卷压力之大超越历代。”
沈一贯也倒吸一口气:“这么多?”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