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是能考上状元的,肯定还是有本事的。
苏泽准备在监考的时候,多关注一下这个名叫张元忭的考生。
苏泽随着张居正继续巡视贡院。
张元忭等众人离开后,开始整理考试贡举。
号房狭仄得仅容转身,寒意料峭的初春清晨,冰凉透体的砖石气息扑面而来。
张元忭紧了紧身上半旧的青布棉袍,手脚利落地放下考篮,里面只有几支磨损的毛笔、一方陈墨。
“贡稿纸了!一黄铜币一张!”
周围的考生纷纷喊住叫卖的小吏。
贡院内是不能自己带稿纸的,但是写文章也是需要草稿的,所以这些书吏就会卖一些稿纸。
当然,在贡院里称呼卖就不合适了,所以这买纸钱也被称呼为“贡钱”,算是贡给大成至圣先师的钱。
张元忭从考篮中掏出三枚黄铜币,他在京师生活解决,这次考试的文房四宝还是同乡徐渭借的。
一想到这位同乡,张元忭有些遗憾。
徐渭和张元忭是同乡,在京师的时候他受到徐渭的照料。
原本徐渭考上了举人,本来也可以参加本届会试的。
但是他的恩主苏泽被选为同考官,徐渭为了避嫌,放弃了本次科举。
张元忭为徐渭感到遗憾,但是他也理解徐渭的放弃。
他将唯一值钱的澄泥砚小心翼翼摆在尺许见方的木板上,这便是他未来九天安身立命之所。
“咚!咚!”沉重的梆子声惊破贡院沉寂。书吏鱼贯而入,分发弥封考卷与光素纸。
接下来几天,张元忭都在答题。
苏泽在巡视考场的时候,也在张元忭的号房前经过了几次。
只能说科举考试,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考试,更是身体和毅力的考试。
就在答四书五经经义题目的这第一场考试里,就有好几个考生因为体力不支被抬了出去。
这才是第一场的考试,也不知道等到最后的策论完成,还剩下多少考生能够坚持。
张元忭等到了五经题目的最后一天。
书吏们举着经义题目的牌子,在考场来回游走。
张元忭也治的《易经》。
他看到了苏泽题目。
“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张元忭紧扣笔尖,迅速就找到了破题的关键。
他在京师这些日子,整日里阅读《乐府新报》上的文章,靠前又突击学习了苏泽的奏疏集。
他对于朝堂之上渴求变法的风向是很了解的。
“大人之变,如虎威新革其文,岂独为饰观哉?神物自化,孚信存乎其中,而天下莫之能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