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拱却认为要先进行制度改革,然后再改关系民生的财税制度。
苏泽还是更倾向于高拱的。
张居正的改革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其实没有深入的触及到官僚体系内部。
而朝廷获得了大量的财源,却没有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责权关系。
地方上怨恨朝廷收取了大量的赋税却不干事,朝廷又觉得地方上完不成指标是截留赋税。
苏泽叹息一声。
张居正是行政上的天才。
要主持一场全国性的财税改革,所涉及的工作量堪称恐怖,这绝对不是几道政令就可以的。
地方上有没有偷奸耍滑?又要让地方上推动改革,又不能让激进的政治投机者谎报政绩。
奖励干得好官员,惩罚干的差的官员。
让合适的官员,去合适的地方做官。
两京十三省都有不同的情况,各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要怎么解决这些困难。
这些事情苏泽想到都觉得头疼。
其实张居正和高拱如果能携手,张居正负责财税改革,高拱负责吏治改革,也许对大明会更好一点。
但是两人都太过于强硬,都不肯由别人主导变革。
——
张元忭走进了贡院。
张元忭是浙江绍兴人。
张元忭的父亲张天复曾任云南按察司副使,但是在一次平叛作战中战败,又因为曾经和严嵩不对付,于是被嘉靖皇帝下狱治罪。
张元忭来到京师,散尽家财营救父亲,这才让父亲出狱。
后来张天复病故后,张元忭在家守孝完毕,去年才来到京师备考。
他和徐渭是同乡,在徐渭的引荐下,他得到了一个《乐府新报》采风使的职位。
张元忭也会向《乐府新报》投稿,靠着这样倒是也勉强维持了生活。
张元忭非常瘦,在守门士兵的检查后,他被放进了贡院。
拿到牌子,进入自己考号,接着就是书吏来核对张元忭的身份,然后将他的号牌挂在考号外。
紧接着张元忭就见到了两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大臣,领着一群文官走了过来。
考场里的官员,就只有主副考官和阅卷官了。
张元忭连忙站起来稽首行礼。
人群中,有一个丰姿不凡的年轻官员瞥了一眼张元忭号房边上的牌子,牌子上写着他的名字和籍贯。
这个年轻官员自然是苏泽。
张元忭,苏泽用【记忆香囊】回忆过自己看过的明代资料,张元忭似乎就是本科的状元。
当然,自己改变了太多的历史,也不知道张元忭还能不能成为本科的状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