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所谓“苏党”(2 / 5)

;  除了吏治之外,还有经济发展。

    广西多山少田,经济发展落后,也是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在原时空,广西发展的空间被广东和越南锁死,但是在本时空,广东地区还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而越南,也就是现在的交趾,他们内部还物理意义上的打成一片,根本没有出现统一的王朝,比江南还要散装。

    而广西的区位优势其实一点都不差,西接交趾,从整个交趾有狭长的海岸线可以进行海上贸易。

    广西距离南洋也很近,本身是热带地区,可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只要能有稳定的条件,广西是可以发展起来的。

    同时苏泽也不忘记开征商税的事情。

    原本苏泽的想法,是用恩威并施的方法,将吏科试、学政等事务和开征商税挂钩,让各省主动要求征税。

    但是苏泽还是想错了。

    开征商税,影响的是地方上的士绅,影响的是当地的豪族。

    官府治理能力弱,他们是最高兴的,他们就能代替官府,成为乡野的仲裁者。

    至于教育这些,对于乡绅本来就不是问题。

    地方级的乡绅可以请读书人来私塾教书,更有影响力的乡绅可以办族学,或者将杰出的弟子送到书院读书。

    这样做,反而能让他们更好的垄断科举名额。

    既然这招行不通,苏泽决定还是要主动出手。

    这一次广西三土司之乱,地方官府无力平叛,最后朝廷大军在广西大杀特杀,这才平定了叛乱。

    这个时候站出来,再以“广西民意”的名头,开征广西商税,加强商税推广的进度。

    从此以后,只要地方上出现乱子,朝廷就可以用开征商税作为要求,逼迫地方开征商税。

    苏泽写完了奏疏,将它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请整顿广西吏治开埠开征商税诸事疏》送到内阁。

    内阁赞同你整顿吏治开埠的提议。

    但是对于开征商税,内阁中有不同意见。

    高拱和张居正都支持开征商税的意见,但是赵贞吉和殷士詹则表示反对,认为这破坏了朝廷和地方的默契,强行让广西征税,会引起其他省的不满。

    奏疏送到了皇宫中。

    隆庆皇帝同样也担心借机开征商税,会引发朝廷的动荡。

    皇帝下发奏疏,群臣又反对整顿广西吏治。

    不少广西籍的官员上书,认为广西土司叛乱是这些土司的问题,大明立国以后,广西土司叛乱一直不断,如果因为这个惩治官员,那日后再也没有官员愿意去广西任职了。

    最后隆庆皇帝只同意了开埠防城港的请求。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