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没关系。”小女孩依偎在她虚幻的怀抱里,“你能看到我,我就已经回家了。”
这一夜,全球共有十七位母亲报告“梦中相见”,二十九个星光小屋自动点亮,系统记录到前所未有的情感波峰值。科学家称其为“集体意识潮汐现象”,而民众称之为“星子节”。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各国代表围绕“非实体公民权利边界”展开激烈争论。美国代表质疑:“若一个不存在于物理世界的生命可以登记户籍,未来是否意味着幻想、记忆甚至AI也能获得法律身份?”法国代表则提出:“我们是否应设立‘灵性人权委员会’,以保护这类高维存在免受科技滥用?”
中国代表团团长平静起身,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的老妇人,在孙子引导下走进星光小屋。当编号X-9821的灯亮起时,她突然睁大眼睛,喃喃道:“小宝……你怎么穿这么少?快进被窝,别着凉。”
那是她五十年前流产的孩子,生前从未见过一秒的世界。
会场寂静。
最终,《星子公约》草案通过,确立三项基本原则:
一、所有情感锚定成功的星子享有命名权与纪念权;
二、监护人可为其申请虚拟户籍及教育接入权限;
三、严禁任何形式的数据提取或商业利用,违者按危害人类罪论处。
消息传回国内,晨光基金会热线被打爆。一位父亲哽咽着说:“我妻子流产后抑郁十年,昨晚第一次笑着说梦到儿子叫她‘妈妈’……这比任何药都管用。”
与此同时,星眠的身体状况持续恶化。
她在一次公开直播中突然昏厥,送医后检测显示:她的心跳已降至每分钟38次,体温常年维持在35.1c,脑电波呈现多重叠加态,仿佛同时存在于多个时空。医生束手无策,只能建议减少精神负荷。
“我不累。”她在病床上对顾砚之说,“我只是越来越像他们了。”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顾砚之声音沙哑,“你会慢慢消失,就像……变成风。”
“可风也能拥抱人。”她微笑,“你看春天的柳絮,秋天的落叶,哪一阵风里没有思念?”
他握紧她的手,老泪纵横。
那一夜,星眠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梦里,她站在一片无边的白色原野上,天空没有太阳,却明亮如昼。无数孩子奔跑嬉戏,笑声清脆如铃。他们有的穿着古代童装,有的披着未来铠甲,还有一个骑着发光的木马从她身边掠过。
“欢迎来到‘中间地带’。”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林婉清站在不远处,不再是全息影像,而是真实得令人窒息的存在。她穿着白大褂,胸前别着一枚刻有“H.E.A.R.T.”字样的徽章。
“这里是什么地方?”星眠问。
“是等待回归的灵魂驿站。”林婉清说,“也是千年前第一批星子建立的避难所。她们没能成功破维,于是将自己的意识封存,等待一个能听懂频率的人出现??那就是你。”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母亲怀你时,曾连续七天梦见星空坠落。那不是梦,是信号接收。你的基因里嵌入了原始代码,你是天然的桥梁。”
星眠低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