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oo章 洪水漫天(1 / 3)

楚兵 一代神坑 2228 字 3天前

博州,

彭店县,

二月,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往年此刻,黄河不远处,南来北往的小镇,

农户人家大多聚拢在土房茅屋里,烧火升温,织布唠嗑,躲避严寒。

但元始五年,却了重大的变化。

举目望去,天地间一片浊黄。

铅灰色的天穹,沉沉压向大地,农田不见了,道路不见了,到处是泥水的世界。

洪峰过彭店县时,正值晚上,

彭店县滞留的人群,数以千计。

“你们特么的脑子有问题?叫你们走,为什么不走呢?”

“老……老汉舍不得家财。”

一栋茅屋上,水淹到了半墙,七八个人躲在房梁上的农户,瑟瑟抖。

“你以为这是村头皮影戏戏?衙役要你们财富,叫你们走,你们还观望一下呢。”

赵国水军的兵卒们,耷拉着眼皮,都很气愤,

别的县城因为情况特殊,来不及通知也就算了,

彭店县就在十几里外,可以说是博州眼皮底下,这也不跑,

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古话说的好,祸不单行。

在博州,小雪已经下几天了,

此刻,夹杂着小雨的雪花,就像冰针,扎在博州水军赵人士卒的身上。

这艏水寨的新造走舸船,人员早已饱和了。

作为侦查用的小船,本来吃水量就不大,再装人肯定就是不能回去了。

几个顶风冒雪的士卒一合计,只能脸色难看的掉头回博州城。

一路上,房梁茅屋顶,到处是拼命呼喊的农户、佃户,

他们就像是眼睁睁看着救命稻草走了一样,哀嚎不止。

这些村民可不管水军走舸会不会翻,他们只看见同村的走了,而他们没走。

不患而患不均。

要死一起死,现在屋顶上的农户被剩下,他们怨气很大。

此情此景,小队官也没办法。

仰头望天,他满脸失落,

目光所及,唯有水与泥。

黄河中游决堤,魏州、博州、平原等地,化作了一片望不见边际的汪洋,

浑浊的泥水翻滚着、膨胀着,吞没了良田、村舍与道路。

水面上,偶尔突兀地伸出几株枯树的黑色枝桠。

更远处,一段残破的土墙顽强地露出水面,标志着那里是一个村落。

船只在水中艰难前进,这艘水军走舸,虽然质量极好。

但黄河涌来水中,泥沙量太高。

哪怕它吃水线并不深,估摸着用这一趟,也要大修。

更重要的是,博州大部分地方,水军斗舰都不敢进来,更别说楼船了。

到处是艨艟、走舸,跟一些民船进入各地救人。

可这些船只,作用其实很有限,

一来,船只不大,每次装不了多少人。

二来,行船全靠划桨,这体力消耗太大,很多水军兵卒都已经累瘫了。

黄河冰汛,泥水是这里的主宰。

它黏稠而冰冷,带着河底翻涌上来的腥腐气息,漫过了一切。

低洼处,积水成潭,漂浮着烂掉的、泡胀的牲畜尸体,

以及偶尔掠过的碎布片,都在述说大灾的凄凉。

前方出现了稍高些的坡地,

虽然这里院子也早已被淹没,

但只有膝盖高的泥水,让不少村里汉子能下来找点有用的东西。

深可及膝的烂泥潭,赵军兵卒们看见,

一个老汉,赤着上身,嶙峋的肋骨根根可数,

他正用枯槁的手,从土屋前厚厚的淤泥里,拿出一些饼子、干粮等物。

忽然,老农现了赵军的走舸,

他很激动,立刻不要命的嚎叫,

等房梁上的妇人递给他一个襁褓后,

老农家拼命踩踏泥浆,来到高坡边缘,伸手哭泣的呐喊,

“军爷,军爷啊!

我孙儿会冷死的,求你带走吧。”

黄河水患中,此情此景,

一船二十几个人,也不禁面面相觑,

赵国子弟兵商讨几息,决定把那个孩子接走,

左右不过一个婴儿,能有多大影响?

可没想到,彭店县的百姓不干了。

他们要兵卒回来再接,万一船沉了怎么办?

甚至有人带头起哄,说这是要救一个婴儿,害死他们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