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o2章 赵国皇宫(1 / 4)

楚兵 一代神坑 3160 字 3天前

上党郡金城百里,易守难攻。

此地豪强几乎被丁家兄弟杀干净,

故没有物资、财富的亏损,大部分力量都能作用于军事上。

长治城死士军,骁锐悍勇,乃是武川赵国大敌,陛下不可不防。

老臣李保,得天眷顾,自圣昌年随陛下起兵,一路略有薄功。

大赵元始二年起,辽东五郡大族不堪重负,

他们不仅要缴纳军田粮税、赵国赋税,还必须供给一份钱、粮、柴、畜于武川老族人。

然,辽东五郡自圣武三年抵抗高句丽成军,至今有九个年头。

范阳田氏、蔡氏,渔阳牛氏、尹氏,

还有卢龙、燕郡、柳城……等十几家大族,在击溃丁肆业后,跪于大帐,请求减赋。

老臣死罪,为安抚前线军心,也考虑到他们的功绩早已过军爵制,遂不得不同意此事。

臣知晓,这是数典忘祖,背弃誓言,不忠不义的行为。

可邯郸战局危险,臣不得不出此下策。

此番朱雀大军归来,臣请皇帝革除李保军务,配关外种田务农。

武川族人李保,请二当家亲启。

臣叩拜大赵国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幽州的寒风,

在太极宫外,吹的朱红金边赵旗,猎猎作响。

披坚执锐、目光坚毅的帝国虎贲,一路连绵,看不到尽头。

雄威赫赫的幽州皇城道,一大群周云的近臣,

下朝后,依旧在巍峨的太极宫中,商议朝政。

今日朝政,事情太多了,

且还有很多事物没办法在武德殿说,只能来太极宫商讨。

御史状告玄武将军杨延,殴打监军方公公,

并将赵国水军昂贵的楼船、斗舰、走舸用于黄河救灾。

这是损害赵人的国家财富,去救援他玄武军辖区的政绩,完全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对于这种事,赵国的军方跟政官,分成了两个极端阵营。

光魏州、博州的水军的事情,武德殿就足足争吵了一个多时辰。

文官想要限制武官,武官岂能服从?

户部侍郎程平,更是抨击玄武、朱雀等军队,一直目无皇室,屡次视朝堂法度于无物,渐渐有失控的趋势。

虽然武德殿吵得凶,但周云就不用脑海中的提示音,

也明白所有人的争论,基本都是从自身角度出。

程平当然希望杨延、李保倒下,那样青山族人便能乘机进入河北,获取大量的田地、商铺。

在青山族人眼里,赵国都是他们家族源的,这些东西本就应该是他们的。

可河北大族有朱雀将军、玄武将军,两座守护神,

北疆勋贵现如今,根本很难拿捏他们。

当然,不仅仅是北疆族人,

在赵国,但凡世家大族,人人都想扩充自己。

也不用说世家大族,就算是平头老百姓,谁又不想过的更好呢?

周云比任何人都清楚,就像这次赵国救灾,也涌现出了大量类似问题。

赵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官商勾结,垄断黄河水患物资的现象。

但好在目前,赵人的审查机制很严。

即使有这种情况存在,最终出现在灾民手里的,依旧是合格品。

“启禀陛下,臣认为这种现象无可避免!

乃是天道。”

幽州,

太极宫。

皇帝左侧第二位,刘庶狠狠地瞪了几个混蛋一眼,

随后不情不愿的拱手行礼道,

“赵国县官也好,郡守也罢。

大多还是北疆族人、军户出身居多,他们有亲族,有战友故交。”

“同样一份物资,都合格的情况下。

这些人当然会选择自己的故人。

要不回乡被戳脊梁骨的。”

宏伟的太极宫,漆木透影,

坐榻上,有刘庶开口,

周云麾下的几个重臣,也一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贺诗楚、杜齐明、李宣、王勃、杨炯……等,皆是大才。

这种介于贪腐和行方便之间的事,

哪怕就是最会断案的巡街御史,也抓不了这些人的任何把柄。

但太极宫里,

不仅是赵国皇帝周云清楚,所有的肱骨之臣都明白一个道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目前,赵国的官僚机制,依旧有强大的自洁性和筛选性。

不合理的东西,赵国的官府会打回去。

可这种事渐渐开始,一旦赵国走向衰弱,社会风气改变,

就出现像东汉末年那样,以出身和财富定一个官员的人品。

那样赵国将会出现逆淘汰,赵人将变成孱弱臃肿。

而这便是赵帝周云跟右相李宣,一直极尽心血,所要防止的事。

“启禀陛下,宣认为,任何事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