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o2章 赵国皇宫(2 / 4)

楚兵 一代神坑 3160 字 3天前

目前,赵国的官僚机制,依旧有强大的自洁性和筛选性。

不合理的东西,赵国的官府会打回去。

可这种事渐渐开始,一旦赵国走向衰弱,社会风气改变,

就出现像东汉末年那样,以出身和财富定一个官员的人品。

那样赵国将会出现逆淘汰,赵人将变成孱弱臃肿。

而这便是赵帝周云跟右相李宣,一直极尽心血,所要防止的事。

“启禀陛下,宣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展的本质逻辑!

到一定阶段,必然就是一种现象。”

太极宫,

黑漆木大殿上,

赵国第一文臣李宣,起身来到中央,

他行礼之后,对着赵国群臣侃侃而谈,

“昔日,上官虎用命护卫五皇子项乾。

这是双向选择,上官氏作为新晋豪强,需要追随一个有名号的人,而项乾也需要上官虎这样的猛将。”

“北疆时期,赵国文武也效忠定王。

但在项济成为皇帝后,实力决定了赵人不可能屈居楚国之下。”

“今日,辽东五郡雄兵如虎,当年河北之战,西线面对丁肆业、宁则、萧盖夹击,他们同样打的不分胜负。”

“实力决定了这些宗族,永远不可能屈服于更弱者。”

李宣说的很实际,这是人性选择的常事。

尽管周云自大赵立国后,一直将赵法置于无上地位。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无论皇帝周云如何努力,总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将赵国拉向它该有的模样。

贪腐、勾连各类事件越来越多,空印案、焦炉案也已经慢慢成为下层官员的常态。

各大将军也渐渐有了身后势力,保爷的事,就是这种情况的具象化。

尽管周云已经利用兵神系统,尽可能的为百姓谋一个万世之道,

但一切的一切,正在在渐渐走向失控,

就算是皇帝周云,天纵奇才,当世无二,似乎也奈何不了这种规律。

其实,保爷的问题,一直都在大赵皇帝的预算中。

在赵国的政治集团里,

一直有一股仅次于北疆族人的力量,那就是——辽东五郡。

当年玉璧城新败,李保带去辽东的,是一个残破的十三营,一个暂时无用的神机营。

赵人满打满算,不过是去了两三万人。

辽东大族,原本就是圣元皇帝时期,百万大军的溃散之兵。

李保到来后,范阳、渔阳、卢龙的族人,聚拢到朱雀军的旗帜下。

几十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一个将士卒当子弟的将官。

辽东五郡爆了强大的凝聚力。

朱雀军把高句丽一路从黑山砍到辽河,

至圣武七年,赵国皇帝周云御驾东征时,

一支赵人偏师,主力军不到两万的朱雀精锐,能压着近二十万主力的高句丽打,

靠的都是李、蔡、牛、向、崔、尹、武、田……等族的鼎力支持。

这些依附朱雀军的大族跟河北宗族不同,

他们在辽东苦战期间,不仅获得了田地上的优待,还立下了足以传家立寨的军功。

自古都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五郡族人,在赵国势力低微时,仅保留口粮,支援了东路军几十万石粮食。

他们坚定站在李保身后,打出了一片疆土。

现如今,这批军事贵族,自然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从来都是实力决定了保爷的地位,

而不是李保想争,就可以进入赵国最强权贵的范围。

太极宫,

作为皇帝的近臣,刘庶、贺诗楚等人,说话自然很随意。

他们现在争论的重点,是要不要剪除李保的势力,至少也要分化辽东五郡。

否则,这一代开国皇帝自然没事,

但到了下一代,控制力就会减弱很多。

龙榻上,有些事情,不用大伙说的太明白,皇帝周云一清二楚。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某一刻,大赵皇帝周云,仰望太极宫外,被黑云笼罩的天空。

他忍不住叹息两声,无奈道,

“朕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

保爷无错而诛,大失人心,不可!”

“朕把信带给皇后吧,要紫微宫将卖身契还给李保。”

“李义,传圣旨。

朱雀上将军李保,若能击破上党丁肆业,回朝后,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