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将军,依附于韩子高的将士,他也多加提拔。
如今这份宠幸得到了韩子高竭尽全力的回报,让陈蒨欣喜不已!
有人撕开沉默,就有更多的臣子跟进战场,荀朗接着说:“是极!如今王贼尚未平息,国家动荡不安,前次出征,正是要荡平国家的隐患,因此齐国才会委派骠骑将军为主帅,目的便是迷乱我军军心,使内外失衡,不得讨贼。”
“这种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陛下!臣愿率精兵出讨,救骠骑将军归国,使社稷稳固,世人无疑!”
荀朗这话说得大义凛然,而他的立场也是值得信赖的。当初先帝驾崩,章太后与舍人蔡景历封锁消息,秘不发丧,荀朗之弟荀晓在京都探询到这一情况,就打算率领家兵袭击朝廷禁省,蔡景历因此杀掉荀晓,又拘捕了其兄弟荀朗等人,但消息由此走漏,陈蒨得知了陈霸先身死的重要消息。
永定三年六月,陈霸先下诏让众军掩讨熊昙朗,六月二十一日,陈霸先病逝,这时候陈蒨受命前往皖口置城栅,驻扎在南皖,当时与陈蒨同在南皖的就有荀朗,从荀朗处得到了先帝驾崩的消息,之后六月二十九日,陈蒨才回到建康。
这八天的时间就是陈国内部双方派系的生死斗的时间,以章要儿为首的皇后派系支持陈昌继位,因此秘不发丧,在建康城中拉拢朝臣,希冀取得公卿的认同,不计一切代价地将陈昌讨要回来,在此之前以太后临朝称制,同时于陈蒨辅政宗王的名分,却遏制住他进一步攫取帝位,如此则大局已定,即便陈蒨有所异图,也难以改变,只能等候陈昌归国;
然而陈蒨及时得到了消息,侯安都迅速还军南皖,与陈蒨会合,对建康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这也是侯安都在群臣定议时按剑上殿的底气所在,最终使得章太后等人的谋划落空,陈蒨提前入主建康,形成了所谓“遗诏追临川王蒨入纂”的事实。
因此某种意义上,陈蒨就是篡臣!
而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荀氏兄弟,则备受陈蒨的亲信,陈蒨登基后便把荀朗的兄弟都释放了,进而优厚地抚慰荀朗,同时命荀朗与侯安都共同讨伐王琳,希图让自己的支持者立下战功,从而稳固自身的权力基石。
也因此,荀朗才强行掰过话头,将陈昌成为齐军主帅解释为齐国救援王琳的策略之一,这也是从他常年征讨王琳的将领立场来发声的,却是适宜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