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无人再敢称崇祯小儿(2 / 3)

。”

朱由检再度开口。

朱纯臣双脚并拢,躬身行礼:“一切为了陛下,为了大明。老臣上刀山下火海,必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心甘情愿。”

一番话,尽表忠心。

此刻,大堂四周的左良玉、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等人,看着朱由检的目光极为复杂。

只因众人心中都清楚一个事实:朱由检已成了大明当之无愧的实权天子。

这一刻。

无论在大明、朝鲜,还是大清,无人敢再像从前那般轻视他,直呼“崇祯小儿”。

有实权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子,没有实权的,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也正因此,此时此刻朱由检的一言一行,无不让身旁这些手握兵权的大将心头一震。

“左良玉何在?”

朱由检指名道姓。

左良玉方才一直紧绷着身子,头埋得比谁都低。

他既怕朱由检叫他,又怕不叫他。

叫他,证明自己真入了陛下的眼;可万一表现有缺,自己的前程岂不是毁了?

“陛、陛下,微臣在。”

左良玉赶忙快步出列。

朱由检看着他的目光柔和了许多:“此番你也算是立了一大功。”

“之前在乾清宫时,朕也见了不少东林党和关于你的折子,言明你左良玉乃是骁勇善战的将军。

昔日朕还有些不信,如今看来,那东林党举荐之人倒也并非全错,还是有几分识人之明的。

日后切记,要为大明、为天下百姓效力。”

一番谆谆教导,让左良玉心头大受感动。

“扑通”一声,他已是跪倒在地。

朱由检见了皱了皱眉。

左良玉却哽咽着,涕泪横流地说道:“陛下!微臣这段时日一直担惊受怕,好在陛下有先见之明。”

“微臣甘愿为陛下、为我大明赴死,此生定对大明忠心耿耿。”

“好了。”

朱由检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左良玉这才连连起身。

之后,朱由检又指名道姓叫了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对他们各有叮嘱,言语虽简短,却句句切中要害。

轮到秦良玉时。

他更是毫不吝啬赞言:“以女子之身,巾帼不让须眉。领麾下一众精锐白杆兵,先辗转中原,随后又跨海而来,到了这朝鲜,秦将军,你功劳甚大,此番班师回朝,朕的奖励绝不吝啬。”

秦良玉单膝下跪,面露决然:“为大明,万死不辞。”

短短六字,言简意赅,却最让朱由检心满意足。

“此番平定朝鲜,归复大明疆土,太祖皇爷自异世带来的物资,云南之地自会人人有份,云南土司部落之人也绝不会再饿肚子。”

“还有其他精巧器物,朕也绝不亏待众人。”

朱由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赏赐,让秦良玉及大堂内的其他武将一个个心悦诚服。

做君王,素来有两大要则:一则识人之明,二则赏罚分明。

但凡能做到这两点的,定是能力不俗的帝王。

此前,朱由检第一条做不到,第二条同样无能为力。

既无识人之明,又难行赏罚分明,才使得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国运大幅衰减。

而如今。

他显然已深谙此道。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一切都不再一样了。

之后,朱由检在这义州城之内已然住下。

大堂之内,众多武将面面相觑,张了张嘴,却无人敢探半分。

私下里,百姓可以议论天子帝王,可他们这些真正能与帝王牵扯的重臣、手握兵权的大将,若是敢妄言,真以为谁的背后没有锦衣卫的人盯着?

一言一行都会被整理成奏折,放到陛下御桌前。

万一被看到。

他们这些人拿性命好不容易谋来的前程,那可是说没就没;若是再严重一些,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恐怕也落不了空。

只不过面上虽不说,孙传庭、卢象升他们这些人,一个个的内心却也是大有感慨:“今时今日之陛下,才称得上是我大明之陛下。

日后若太祖归去,陛下执掌我大明一朝,定也能开创出崇祯盛世了。”

“天下许久动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