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新的一年,大明休养生息(3 / 3)

> 一来二去间,文武百官竟在朝堂上吵作一团。

奉天大殿俨然成了菜市场。

幸好崇祯皇帝如今威望甚高,群臣虽口角激烈,却无人敢动武。

最终,崇祯拍板定案:以温体仁的“休养生息”主张为主,武将的“备战”建议为辅。

国朝暂不出兵,专注恢复民生,但各地军队的训练、卫所的改制不可耽搁;同时,朝廷需拨款落实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国策,复查旧制,绝不容许出错。

“太祖”二字一出,奉天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群臣纷纷纳头叩拜,齐声应下。

这位仿佛从仙界归来的开国老祖宗,虽久居后宫、不问政事,却依旧能让满朝文武俯首帖耳,其威严之盛,堪称“恐怖如斯”。

朝议结果很快通过《大明日报》传遍京城,乃至全国。

百姓们见暂不开战,虽有对“收复国土”的些许遗憾,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欣喜。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互相道贺的百姓:“俺家那瓜娃子在军中当百户,这下能回家过年了。不打仗就是好事。”

“虽说早晚要打,但如今能安稳过日子,皇上英明。”

不止京城,大明疆域内的百姓皆喜极而泣。

家中有了余粮,不必再逃荒,如今战事暂歇,那些因战乱久未归家的亲人,终于能回来团聚,过一个真正的团圆年。

这一刻,宫墙内的朝堂决策与宫墙外的百姓心愿,在“安稳”与“团圆”的期盼中,悄然达成了共鸣。

也为大明的崇祯十一年,画上了一个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年末句号。

一时之间,国策一出,四海之内,百姓民心再归大明一朝。

……

新春时节。

皇宫之内,鱼龙舞四起。

宫廷乐师敲弹着各种精美的乐器,管弦丝竹之声清雅悠扬,更有娴雅歌声相伴,颇有高山流水之韵,美妙声响不绝于耳,闻者心情也会随之轻快许多。

这般场合,朱元璋倒是难得在宫内露了一次面。

他刚一出场。

方才坐在主位上的朱由检忙起身快步相迎。

身后的文武百官也不再如方才那般笑容满面,原本坐着的人一一起身,齐齐躬身行礼,齐声大喊:“微臣见过太祖陛下。”

所有人不约而同,面色也在一瞬变得肃然,没人敢在朱元璋这位太祖面前嬉皮笑脸。

“太祖,您今日怎么来了?”

朱由检一脸疑惑地问道。

朱元璋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对这后世子孙在人情世故上的迟钝实在有些担忧,他高声质问道:“怎么?咱还不能来了?朱由检,还有周氏,你们一家人待在一起,把咱一个孤寡老人留在那深宫之内,咱要是再不寻过来,是不是真把咱给忘个干净了?”

朱由检面露苦笑,他原本以为,自家太祖这般身份,年纪大了大抵会偏爱清静,可朱元璋偏偏不能用常理判断。

好在今日在百官面前,朱元璋也没过多训斥,帝王的颜面还是要顾的。

不用朱元璋发话,宫里的大太监王承恩已飞快上前,忙将一把椅子摆放在朱由检的座位边上,朱由检本就不是一人独坐,旁边还有皇后周氏等家人,如今再添一把椅子,倒也不算突兀。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龙行虎步般大步坐下,随后宫内的宴席继续展开,只是相比较方才本就庄重的氛围,如今反倒多了一丝严肃,群臣百官没了之前的轻松,所有人的动作都突然拘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