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西使东来,马塔罗森的“新世界”(2 / 2)

着望远镜眺望远处的青岩山,兴奋地喊道:“能看到山顶的石头!以后用来侦查敌情,再也不怕敌人偷偷摸过来了!”马塔罗森见状,便将望远镜送给韦小宝,还教他如何调整焦距,两人竟成了“忘年交”,时常凑在一起讨论西方的航海故事。

一日午后,马塔罗森邀请陈文瀚、卡文迪等人登上他带来的三桅帆船。船停靠在平阳府附近的港口,桅杆高耸入云,船身装有铜制火炮,船舱内还配备了导航用的罗盘与天文钟。“这船能容纳两百人,载货量是你们帆船的五倍,还能抵御海上风暴。”马塔罗森站在甲板上,指着远处的海面,“若我们开通定期航线,从东方到欧洲的时间能缩短一半,丝绸、茶叶运到西方,就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陈文瀚望着辽阔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想起通商集市上的欢声笑语,如今海上航线的开通,或许能让东方与西方的交流更加便捷。“但贸易往来,不能只看重利益。”他转头对马塔罗森说,“我们希望的是平等互利,既要让中原的商品走向西方,也要让西方的技术真正惠及东方百姓,而不是成为掠夺资源的工具。”

马塔罗森郑重点头:“我明白。女王派我来,不仅是为了贸易,更是为了建立友谊。你们的‘护民’理念让我敬佩,以后我们会尊重东方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姿态开展合作。”

夕阳西下,帆船返航时,海面上波光粼粼。卡文迪站在甲板上,对陈文瀚说:“马塔罗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与商品,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像我们的剑术与中原武学可以互补,西方的机械技术与中原的工艺也能结合,创造出更好的东西。”

陈文瀚望着远方的平阳府,集市上的灯火已渐渐亮起,隐约能听到商贩的吆喝声与孩童的笑声。他知道,马塔罗森的到来,为平阳府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的新窗口,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马塔罗森”来到这里,带来不同的文化与技术。但无论如何,只要坚守“护民”的初心,保持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就能在交流中找到共赢的道路。

回到集市时,“中西工坊”的工匠们还在忙碌,改良后的小型蒸汽机已能带动水车抽水,围观的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玉面钟表前围满了订购的商贩,连张阿婆都来凑热闹,想给远在洛阳的孙子买一个,“让他看看这洋玩意儿,也知道咱们平阳府现在多热闹。”

马塔罗森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走到陈文瀚身边,轻声说:“我原本以为东方是封闭的‘旧世界’,但在这里,我看到了开放与活力,看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平阳府的‘新世界’,比我想象的更精彩。”

陈文瀚笑着点头,抬头望向夜空,月亮已悄悄升起,月光洒在集市上,映着东西方商品交织的摊位,映着人们欢笑的脸庞。他知道,平阳府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马塔罗森带来的“新世界”,终将与这里的土地、这里的百姓融为一体,谱写出更精彩的篇章——关于友谊,关于合作,关于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