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府的初春总带着几分温柔的生机,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被春雨润得发亮,西域商队新运抵的苜蓿种子在粮铺前堆成小山,江南茶商晾晒的碧螺春在竹匾里泛着嫩绿,连护民所外老槐树上的喜鹊,都叽叽喳喳地衔着枯枝筑巢。陈文瀚刚在便民巷的茶摊敲定与草原的马匹贸易,便见钱掌柜提着药箱,脚步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陈帮主,城南的育苗圃出了问题!”钱掌柜抹了把额头的汗,递过一片泛黄的秧苗叶子,“刚种下的稻种与菜苗不知为何,叶片都卷了边,有的还发了黑,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春播怕是要耽误了!”
陈文瀚接过叶片,指尖触到叶面的黄斑,心中一紧。平阳府的百姓多靠种植粮食与蔬菜为生,育苗圃若是出了差错,不仅百姓的口粮会受影响,通和集市的食材供应也会短缺。“走,去育苗圃看看!”他当即起身,与钱掌柜一同往城南赶。
育苗圃位于城南的河畔,数十亩田垄整齐排列,原本该泛着翠绿的秧苗,此刻却蔫头耷脑,不少幼苗的叶尖还挂着褐色的斑点。负责育苗的老农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一把枯萎的秧苗,眼眶通红:“陈帮主,俺种了一辈子田,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水也浇了,肥也施了,怎么就成这样了?”
周围的农户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自家田地里的问题——有的说小麦苗长得矮小,有的说油菜苗开不了花,还有的说刚播下的豆子发不了芽,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焦虑。
钱掌柜蹲下身,仔细查看土壤与秧苗,又用随身携带的银针测试土壤的湿度,眉头紧锁:“土壤湿度太大,加上近期春雨连绵,阳光不足,秧苗根系受了涝,还感染了霉菌。若不及时处理,霉菌会扩散到其他田垄,后果不堪设想。”
“那该怎么办?”老农急切地问,“俺们还等着这些秧苗移栽呢!”
陈文瀚望着眼前的育苗圃,心中思索片刻:“当务之急是排水防涝,再想办法抑制霉菌扩散。卡文迪曾说过,西洋有种‘垄作’的种植方法,通过抬高田垄、挖深沟渠来排水,或许能解决涝灾问题;另外,西域商队带来的苜蓿种子有固氮防菌的作用,若与秧苗间作,或许能抑制霉菌生长。”
众人当即行动起来。陈文瀚让人召集丐帮弟子与集市的商贩,协助农户挖沟排水;钱掌柜则带着药铺的伙计,配制抑制霉菌的草药溶液,喷洒在受感染的秧苗上;卡文迪听闻消息,立刻带着几名西洋农师赶来,指导农户搭建高垄,还带来了西洋的“滴灌”设备,既能精准浇水,又能避免土壤积水。
韦小宝也凑了热闹,他跟着老农学习如何平整田垄,虽然弄得满身是泥,却依旧乐此不疲,还时不时掏出糖果分给帮忙的孩子们,引得孩子们围着他团团转。“等秧苗长好了,俺要在集市上摆个小吃摊,用新收的粮食做馒头,保证比城里的馒头店还好吃!”他一边挥着锄头,一边兴致勃勃地说。
经过几日的努力,育苗圃的涝灾问题终于得到缓解。高垄上的秧苗渐渐恢复了翠绿,霉菌也得到了有效抑制,农户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老农握着陈文瀚的手,激动地说:“陈帮主,多亏了您,不然俺们今年可就颗粒无收了!您真是百姓的活菩萨啊!”
陈文瀚笑着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不够,我们还得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
他的话提醒了众人。卡文迪提议:“西洋有改良的粮食品种,产量比普通品种高三成,还耐旱抗虫。我们可以从西洋引进稻种与麦种,在平阳府试种,若效果好,再推广给农户。”
苏婉卿也提出建议:“江南的水稻种植技术成熟,我可以邀请江南的农师来平阳府,教农户们插秧、施肥的技巧。另外,江南的水车既能灌溉,又能排水,若是能在河畔搭建水车,以后就算遇到旱涝,也不用再担心了。”
陈文瀚当即决定:“卡文迪,你负责联络西洋商队,引进改良粮种;苏婉卿,你去邀请江南农师,筹备水车搭建;钱掌柜,你负责改良粮种的试种与技术指导;我与周大人则统计农户的种植需求,确保改良粮种与技术能精准推广到每家每户。”
接下来的一个月,平阳府掀起了一场“春耕革新”。西洋商队很快送来改良的稻种与麦种,颗粒饱满,色泽鲜亮;江南农师带着水车图纸赶来,指导工匠们在河畔搭建起数十架木质水车,水流带动水车转动,清澈的河水顺着沟渠流入田垄,既省力又高效;钱掌柜则在育苗圃开辟了试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