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春潮润商路,同心育新苗(2 / 2)

每天记录改良粮种的生长情况,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种植手册,分发给农户。

陈文瀚每天都会去育苗圃查看粮种的生长情况。看到改良稻种长出粗壮的秧苗,改良麦种抽出嫩绿的麦穗,他心中满是欣慰。“等试种成功,我们就把这些粮种免费分发给农户,再组织农艺培训班,让大家都掌握新的种植技术。”他对身边的卡文迪说,“到时候,平阳府的粮食产量定会大幅提升,百姓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卡文迪点头:“这不仅是粮食的革新,更是生活的革新。看着农户们期待的眼神,我突然明白,商路连接的不仅是货物,更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春播时节,平阳府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农户们采用西洋的垄作技术与江南的插秧技巧,将改良粮种种进田里;水车转动的“吱呀”声与农户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平阳府初春最动听的乐章。陈文瀚与苏婉卿、卡文迪等人也加入了播种的队伍,他们弯着腰,将秧苗插进田里,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依旧笑得开心。

一日午后,陈文瀚正在田埂上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突然看到远处的通和集市方向走来一群人。走近一看,竟是科尔沁部的巴图带着几名草原牧民,手里还牵着几匹健壮的马匹。“陈帮主,听说你们在搞春耕革新,我特意带着牧民来学习!”巴图笑着说,“草原的畜牧业虽然发达,但也想种些粮食,若是能学会你们的种植技术,草原的百姓就能实现粮食自给了!”

陈文瀚大喜,当即带着巴图与牧民们来到育苗圃,让钱掌柜为他们讲解种植技术。牧民们听得认真,还时不时提出疑问,有的甚至拿出羊皮纸,将种植技巧一笔一划记录下来。“等回到草原,我们就开辟田地,试种改良粮种!”一名牧民激动地说,“以后草原不仅有牛羊,还有金灿灿的粮食,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阳府的改良粮种长势喜人。改良水稻的稻穗比普通水稻饱满,改良小麦的秸秆比普通小麦粗壮,连蔬菜的产量都比往年提高了不少。通和集市的粮铺里,新收的粮食堆成了小山,百姓们争相购买,脸上满是喜悦。

秋收时节,平阳府举行了盛大的“丰收节”。农户们牵着牛,扛着粮,将新收的粮食、蔬菜摆在集市的街道上,展示丰收的成果;江南农师与西洋农师被请上戏台,接受百姓们的感谢;巴图也带着草原的牧民赶来,他们不仅带来了草原的牛羊肉,还带来了草原试种成功的小麦,与平阳府的百姓分享丰收的喜悦。

当晚,护民所举行了丰收宴。陈文瀚、苏婉卿、卡文迪、巴图、钱掌柜、周文斌等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用新收粮食制作的菜肴——香喷喷的米饭、松软的馒头、清甜的米粥,还有用新收蔬菜炒的青菜,每一道菜都透着丰收的香甜。

陈文瀚举起酒杯,站起身说道:“今年的丰收,离不开大家的同心协力。从解决育苗圃的危机,到引进改良粮种,再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未来,我们还要继续革新农业,让平阳府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让更多的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好!”众人齐声响应,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夜空中回荡。

月光下,青铜古钟静静地立在清凉寺遗址旁,钟身的梵文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陈文瀚望着窗外丰收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春耕革新只是平阳府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革新与进步,但只要众人同心,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平阳府定能像田野里的秧苗一样,在春风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永远享受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