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武学生活化!后来居上,第四位天人!(2 / 3)

也有在岸边讨生活的人提出,每年有很多人死于水里,那么能不能研究出让人在水面行走的武功,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溺水事件。

他们希望这种武功可以不用要先天境界就能施展,他们更希望是希望哪怕是后天三流的武者,也能凭借这门武功,在水面上如履平地。

他这想法一出,引得很多人都来了兴趣。

他们成立了一个团队,耗费无数精力,研究出了如何行走水面的功夫。

练这功夫的人,只需将内息聚在脚底,借着水面的浮力轻轻一点,就能像走平地似的在水上行走,虽走不快,却足够救人。

太渊道人知道后,很感兴趣。

这不就是前世一个忍者漫画里的玩意儿么!

眼看这个团队打算解散,因为目标已经完成了。

太渊道人出面将这个团队挽留住了,这些人思维不错,有智慧,有想象力创新力,说不定还能做出其它成就。

他要的是百花齐放,智慧之光洒遍九州大地,要尽众生智慧去创造,去实践,变不可能为可能。

时光又悄然滑过九年。

九如和尚也迎来了自己的突破——他终于化去了“唯吾独尊”的本相,达到了“无法无相”的境界,与张三丰、太渊站在了同一高度。

到了这个层次,九如和尚感觉自己的心神可以缩成微尘,钻进草叶里看露珠;也能扩成天地,裹着整个京城感受风的流转。

能大能小,可有可无。

可以无相为有相,也能以有相入诸相。可以藏天地于芥子,也能够化微尘为宇宙。

“以无观有,万物皆有;以无观我,本无一物。”九如和尚轻声念着,嘴角漾起一抹通透的笑。

…………

崇道观的药圃里,秋阳正好。

太渊正蹲在畦边,指尖拂过一株刚冒芽的七叶一枝花,忽闻门外脚步声,很熟悉。

是李时珍。

眉眼比去时沉稳了些,鬓角虽沾了些风霜,眼里却亮得很,见了太渊,快步上前,躬身便拜:“师父,弟子回来了。”

“回来就好。”太渊伸手扶他,指尖刚触到他手臂,便微微一顿。

李时珍体内的内息流转得圆融又绵长,带着股草木清气,赫然是先天境界的气象,而且内息流转的圆融程度,分明是在先天境里扎扎实实走了很长一段路。

太渊眼尾的笑意深了些,“不算,修行没落下。”

李时珍笑了,从药篓旁解下一个布包,里面是几页誊抄整齐的麻纸,字迹是他惯常的工整,只是边角有些磨损,“弟子在途中悟得一门功夫,取名《神照经》,浅薄之作,请师父过目。”

太渊接过纸页,目光扫过其上的字迹,暗暗点头。

这《神照经》的法门,竟全然不重招式杀伤,开篇便写“药毒一体,气行周天当以观照为先”——内息运转的路线多走三焦、肺经,显然是为了强化嗅觉味觉。

其中“化毒篇”的法门,隐约可见《九阳神功》“百毒不侵”的精义,却又不似九阳那般刚猛,反倒像春雨润田,以柔缓内息中和毒素。

最妙的是“存神观照”的法门,要求修行者时时内视脏腑,辨气血虚实,平衡七情六气……

“你竟能将武学与医理融得这般好。”太渊抬眸,眼里满是赞许。

“弟子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李时珍被夸得笑起来,,“先前尝百草时,总怕中了奇毒难解,便想起师父曾提过《九阳神功》的残篇,说它能以纯阳之气逼毒。可弟子觉得药毒本是一体,一味强逼反倒伤了脏腑,便试着改了改,倒也管用。”

太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看来这几年的苦没白受。药圃里刚收了些新晒的药草,你先歇歇,明日再跟为师说说你途中见的奇药吧。”

“哎!”李时珍应得响亮。

把药篓往墙角一放,从怀里摸出个牛皮纸包,比先前的油布包更厚些,递过来时眼里闪着光。

“对了,师父,弟子还有一本书,但这些年下来,也只是整理了一半左右。”

“喔?是什么书籍?”

“一卷本草书。”

“本草?”太渊顿了顿,“如何下笔?”

“弟子想着,综合百家书籍,集成历代本草,以纲目分之。”李时珍道,“总标正名为纲,又附释名为目,以纲为举,次以集解、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