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太渊起身沿着石阶走了两圈,便见冯道人扛着锄头从柴房出来,要去后院的菜地里松土。
太渊上前一步,开门见山。
“冯道友,今日想与道友谈玄论道,还望不吝赐教。”
修行那么多年,太渊早就没了一些弯弯绕绕的心思,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
也就是诚于己,亦诚于人。
光明正大。
冯道人扛着锄头顿住脚,斜睨他一眼:“交流手段?你这后生都能‘出阳神’了,还有心思琢磨这些异术?好好打磨自身的性命修为,不比什么都强?”
太渊道:“道友误会了,我的丹功路数可能和寻常异人不同,所以想向道友换一本可以锤炼性命的功法看看,无需核心功法,大众化一些就行。”
对于冯道人认为自己会“出阳神”,太渊并不吃惊。
他昨晚阴神出窍时,自然感受到对方的注视。
冯道人停下锄头,看过来,“路数不同?”
他这会儿是真的感到不解。
明明对方都能够“出阳神”了,说明神完炁足,性命修为够深,为什么还要普通的锤炼性命法门?
“还请道友成全。”太渊语气诚恳,没有半分虚浮。
冯道人盯着他看了半晌,见他神色坦荡,不似作伪,才摆了摆手,“交换就不必了,老道都这把年纪了,学不了新东西。”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遁光】你学过没有?”
太渊摇头:“请冯道友指教。”
【遁光】也不会?
冯道人这下是真诧异了。
这【遁光】是一种很基础大众的法门,基本上能传承几百年的道派都会。
虽然大众化,但绝对皮实。
既能够锤炼性命,又能够抵挡攻击,增强防御,练到深处,效果不比龙虎山的【金光咒】差。
要知道,就算是龙虎山的入门法门【金光咒】,其实也是【遁光】的一种变化应用。
只是这法门虽在道派中“大众化”,却不意味着流传广泛,那些野路子异人或是先天异人,大多没机会接触。
“你真没学过?别是来消遣老道的吧?”冯道人还是有些怀疑。
太渊迎着他的目光,神色真诚,没有半分闪躲。
见此,冯道人重新挥舞起锄头,边松土边开口:“行,老道就给你说道说道,也不知道你这后生这一身性命修为怎么来的,问你门派你又不说…”
冯道人嘴里嘟囔着。
问题是他跟太渊过了两招,除了看出对方的太极功夫很高外,其他的竟半点看不出来,实在古怪。
太渊笑了笑,没解释,只卷起裤腿,将下摆扎进腰带,从柴房里拎出另一把锄头,也往地里走。
“道友,我来帮你。”
两人都不是普通人,一位是叩开天门,破界到此的天人,一个是性命修为高深的异人,但松起土来,却没动用半分真气,只像寻常农夫般,一刨一锄,动作沉稳,泥土簌簌落在脚边。
“…心灯初照,身似寒潭,意随息转,炁伏形安……”
“…不向外求,莫问灵玄,神光内敛,华藏于渊,涤尘除垢,镜台自观……”
冯道人一边松土,一边缓缓念出【遁光】的口诀,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太渊手中的锄头没停,耳朵却将每一句口诀都记在心里。
“…和光同尘,复返天然,遁真守一,性命双全……”
接下来的时间里,冯道人将【遁光】的法门从头到尾的讲了一遍,包括行炁路线和其中仪轨。
太渊一遍就记下。
而且听完后几个呼吸功夫,就入了门,并掌握了【遁光】的精髓。
【遁光】是如何锤炼性命的?
无他,收心守静而已。
功法口诀心中默念一至两遍,体会其中意境即可,随后放下字句,让炁在体内按照特定经络运行,接着进入“心随身、炁随心、神随炁”的实操状态。
至于仪轨,旨在营造氛围,收束散心,帮助修行者快速进入一种“正”的状态,从而提升自身的性命。
它简单而庄重,重在心意。
太渊心中思忖。
“感觉和先天境界的守静无极之态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