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先天异人,动乱之源,德不配位,性不配力(1 / 4)

多少岁了?

太渊闻言微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桌上的茶渍。

百岁之前,他还会记一记,过了百岁后,时常沉浸在“炼气化神”的静境里,岁月如流水般滑过,竟渐渐懒得记了。

“约莫一百四十载上下吧。”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释然,“活得久了,倒觉得记这些时日数字,没多大意思。”

“一、一百四十载?!”冯道人的眼睛猛地瞪圆。

真的假的??

冯道人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太渊,像是第一次认识他。

面容清俊如青年,眉眼间没有半点皱纹,肤色润泽,连鬓角都不见半根白发。

尤其是那双眼睛,既不是性命修为深厚的“神莹内敛”,也非锋芒毕露的“精光湛然”,就像普通青年般,只多了几分看透世事的通透与淡然。

“看不出来,你也是个老物啊!”

冯道人缓过神,语气里带了几分戏谑。

“我还以为只有三一门的左若童喜欢装嫩呢,没想到你比他还能藏!”

冯道人虽然惊讶太渊的年纪,但并不感到震惊。

他自己也快一百一十岁了。

异人懂得行炁,搬运周天,滋养身躯,只要不是死于厮杀,寿命普遍比常人长一些,特别是善于养生的道家门派,百岁老人不是多么稀奇。

只是像太渊这样活了一百四十载,的确少见。

至于容貌青春年轻,冯道人不甚在意。

异人间手段繁多,有驻颜之术也不足为奇,他倒没太放在心上。

冯道人这下明白了为什么太渊的性命修为比自己强那么多?

无他,多了几十年的水磨工夫而已。

当然,对方的修行路数也很不凡。

后天转先天,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步一步次第渐进,根基夯实无比。

等等——

冯道人忽然一愣,像是想起了什么,眉头皱起:“你方才说的‘玄关一窍’,是何物?”

太渊眉头一皱:“……”

对方不清楚玄关一窍?

随即失笑。

不对,是自己想当然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别说一方世界了。

所谓“玄关一窍”,是大明世界的说法和研究,如今换了世界,这些异人们也不知道有没有“玄关一窍”的存在和概念。

毕竟是不同世界,哪怕都是人,但生命体的本源本质构成,难道会一模一样吗?

若真是完完全全相同,太渊反而感到一种未知的大恐怖。

“所谓“玄关一窍”,并非实体穴位,而是天地成象后的天心,也是人身与天地共鸣的契机……”

太渊简单介绍了大明世界对“玄关一窍”的认知:从如何感知、如何锤炼神意,到勘破后对修行的影响,没有半分隐瞒。

冯道人听得极为认真。

他在理解太渊说的“玄关一窍”的概念和意象。

“听着有点像是异人的根性、禀赋、资质…”

冯道人眼神里带着若有所思。

“但又不一样,根性是天生的,这“玄关一窍”,却是能靠后天打磨勘破的?”

“对方的修行路数理念的确是丹功,而且先命后性,跟我紫阳派的路数很像…”

“只是……测量破开“玄关一窍”,炼气化神,神交天地,孕化真炁……”

冯道人在按照太渊说的法子测量寻找“玄关一窍”。

什么话都比不上亲身体验。

眼睛陡然一亮。

不是虚指,是真的精光烁烁。

冯道人声音都有些发颤,“原来如此!竟是这般!”

他望向太渊的目光变得复杂无比,有惊喜,有震撼,还有几分凝重。

“古话说“鲤鱼跃龙门”,过则化龙,不过则依旧是鱼。你这“玄关一窍”之法,竟是生生给天下人造了座“龙门”啊!”

“一旦跃过去,可就是另一重世道了!”

冯道人感叹着。

“玄关一窍……真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但惊喜过后,他的眉头又拧成了疙瘩,语气沉了下来:“只是……这路子,福耶?祸耶?”

太渊有些疑惑:“道友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