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新装备(2 / 3)

人来势汹汹,某听逃来的乡亲说,袁军在所过之处大搞屠杀。参军,总比拿着毛锥子等死强啊!”

谢放很有礼数的拱手,接着苦笑一声回应。

“倒也是啊!这仗啊,”拿着毛笔的文书官闻言低声叹息道:

“可能比以往的都要大!我听官府的友人讲,袁绍军的规模远超从前,进军的队伍密密麻麻的,几乎要将原野填满!

好多城池光是看到袁军军容,便开了城门投降,可结果还是....”

文书官说完又沉沉叹息一声:“哎,这仗中透着股不对劲来!要说按照咱们使君的脾性,哪里容得那袁绍跳到脸上?怕是一早就发大军打回去了.....”

“咳咳....”

谢放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对方是何用意,当即干咳一声提醒道:“姓名谢放,籍贯冀州渤海郡,阳信本地人。会些粗浅文字,也会射箭。”

文书官尴尬一笑,看看谢放,将手里的毛笔蘸满了墨:

“呃....谢兄弟有文字功底,又会武艺,其实是咱们军中急缺的人才。只是,初至军旅,难当大任。不若先当粮草官,也可为主官参赞军务.....”

“都听兄长的.....”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啊!兄弟且看,我为你选这部伍你看如何?虽然都是新兵,可任务却是与主力一起,安全都有保障!”

阳信码头,泊位栈桥上。

海风吹拂,群鸟集聚,在天上叽喳叫个不停。

徐荣身着袍服,一边躲避着天空飞鸟的粪便,时不时的用袖子遮挡面部,刚刚经历过长时间航行的他,身体一摇一晃的询问着身后属吏:

“军队人数是否到齐?我军的兵甲、粮草如何配给,还有,补充的火器何时抵港?”

“另外,今日我收到主公军令,让我等即刻出发前往修县。路上驼兽收集的如何了?”

属吏侧过身子,避免看到徐荣此时的丑态,当即拱手回道:

“回将军,南征军团除去驻守三韩部伍以及伤病员外,已经尽数入驻阳信营房。

兵甲、火器也随今日的海船抵港。在旁边的独立码头卸货。

驼兽有些不足,可,本地的民夫充足,在下可以组织一批转运民夫跟随大军行进。

将军放心,阳信的民夫以往都是见过仗的,与那些乱糟糟的农夫可不同。”

“民夫?罢了,也可,快去办吧。”

徐荣是知道渤海郡境况的,这地方前几年渺无人烟,此时能够提供大军的食宿补给,就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听到属吏的保证,他并没有为难其人,当即轻轻颔首。

望着阳信本地官吏快速离开的身影消失在木楼之间,徐荣回过神来,望向远处正发出一阵阵喧闹声的营房。

在那里,习惯了海上风浪的军兵们谈笑着,簇拥着,围着力夫转运过来的木箱高声谈论。

“哈哈,听说新的武备到了,俺早听说,这一批比此前的武器还要好些!”

负着对接的严方帮几个力夫卸下木箱,随后看着面前堆起来的木箱,招呼起左右开箱,满面欢喜的对众人道。

带领骑兵部伍的韩龙见状,也凑了上来,好奇朝着那堆木箱张望。

“难道是新的火炮?此前的火炮就很不错,不重,威力也大。不过,若是再小些,能够架在马上扛着跑,就更好了!”

“不像,没看见是木箱转运吗?就这箱子大小,应当是火枪!”

关阳也在附近,看到这边的热闹,到了跟前闻言当即摇头:

“对了!就是火枪!”

严方一把掀开封盖,看着藏在秸秆后的火枪,笑着向刚才猜测的关阳点头。

“拿着!”

说着严方一把抓起一杆新式火枪,很容易发现新火枪比此前的火绳枪要简单了些,拿在手上的感觉很舒适。随后将之甩给了旁边眼睛发亮的牛二。

旁边,负着前来转运的匠人一直被晾在一旁,他被这些刚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大兵身上的煞气所激,有些胆怯的擦擦头上汗水,见状上前小心翼翼解释道:

“此次转运的火枪有长短两种,长枪是此前的火绳枪的升级,利用燧石发火取代了战场上不便的火绳。

短枪则是专门为骑兵设计的火枪,利于马匹上的射击技击,而且精准度有相当提高。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