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模型(1 / 3)

会场中心的年轻人就是方陌,由于公孙度学生的身份,他在辽东的行止受到了极大的优待,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不论官办工厂,还是商贾工坊,都对方陌敞开了大门,与此同时,怀有考察技术目的的方陌也在此次考察中收获颇丰。

去年,方陌通过试验以及数学模型为火炮研发指明了方向过后,兴趣广泛的他很快便就转移了方向,通过公孙度留下的各类书籍,方陌感觉自己透过那些书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由工程师,数学家所创造的世界,而这个他心中畅想的新世界的敲门砖,正是他手中的蒸汽机模型。

有了公孙度的大力支持,以及初步模型设计,土垠、襄平冶铁所的大匠们早就将蒸汽机的原型机制造了出来,只不过,据方陌所观察,原型机体积庞大,与其说是蒸汽机械,不如说是依靠着窑炉提供热力的逆鼓风设备,煤炉燃烧产生热量加热锅炉产生蒸汽,随后通过管道利用蒸汽压力推拉偏心轮输出动力。

原型机制作成功只是说明了公孙度提供的理论正确,但由于金属加工工艺的落后,以及机械设计的死板,使得原型机漏气严重,效率也极其低下,功效比极低。

这样的器械不能说没用,只是其功率与其使用的巨大成本相比,显得有些鸡肋。

目前,原型机也只在冶铁所等一些不差钱且需要恒久动力装置的车间中使用,并且这种机械由于金属加工上的误差以及设计上的错误,使得器械故障率极高,泄露的高温蒸汽还容易伤人,使用评价并不高,让冶铁所许多匠人格外怀念老实听话的大黄牛。

考察过所有的蒸汽原型机过后,兴趣大涨的方陌当即便将这类器械的研究任务揽入怀中。

对于蒸汽机械这种创新以及开创性的工作,工部那群空有精巧技艺高超传承的大匠相当乐意让方陌这种年轻人接手,毕竟,对这些大匠来说,他们最喜欢的是听从命令,按照图纸进行制造施工,创新并不是他们所长。

自从将蒸汽机研发任务揽到自己手里过后,方陌便日夜不休的陷入了这种具有巨大前景的器械研发工作当中,

首先,他改良了原型机中老式锅炉,增大了火焰接触面积,为其增添了补水装置,参考而今普及的高炉设计,设计了冷凝水收集装置,以及利用蒸汽余热加热预装水的配件。

此类改良能够将机械运行时需要人工不断添水的器械变成了具有一定自持力的器械,大大缩小了原型机的体积,为将这类机械的移动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方陌通过止回阀等形式对蒸汽与水进行了隔离,然后便是对动力输出装置的飞轮、曲轴等装置的改良,另外,考虑到车间内因为蒸汽压力过大不断发生的蒸汽泄漏事故,他还利用离心力的原理,设计出了史上第一种调速装置。

很快,一台崭新的蒸汽机械诞生于方陌的设计图稿上,这台看似简单的器械,其中涉及到的高精尖技术并非方陌一个人掌握,而是源自幽州、辽东各地大大小小的工坊,可以说,方陌想要完成他心中的理想蒸汽机,必须举国之力。

方陌心中很清楚,这样的器械就算他将前景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很难让官方下场进行投资,州府当前面临战后重建,灾民安置等难题,是很难对他的项目进行资源倾斜的。

故而,方陌积极参与到了这一次的辽东商贾集会。

会场上,吸引了众多商贾目光的方陌将右手中的模型高高举起,继续道:

“诸位,工业起始于我辽东,可我等皆知,水力工坊之弊端。

辽东苦寒,水力工坊动工时间无法满足工坊生产之需要。有了我手中这类蒸汽机械,今后我辽东工坊,皆不必受限于天时,且其前景远大,不仅可以用于车间工坊,也能将之设置于大车、舟船,使车无马可驰于旷野,船无风可行于四海。”

“蒸汽机?好像听说过.....你们听过吗?”

糜辉作为东海糜家的代言人,同样参与了这场集会,他看向左右相识之人,低声询问道。

坐在糜辉旁边的是一个光头大汉,名叫施发,满脸虬髯,身高体大,看样子是个军汉,一点没有商贾的市侩模样。

可糜辉对其却格外尊敬,不仅因为其看似粗豪的表面下是颗格外精明的心,还因为站在施发背后的乃是数万辽北府兵。

一想起那群不讲道理的府兵军头,就连糜辉也不由连吞口水,现在的他根本不敢小觑这帮穷疯了的军汉,同时他心中也极为好奇,府兵设立不久,在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