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选择(1 / 3)

“火器啊,这的确是个麻烦!”

审配仰头饮下酒水,附和着点头。以往在袁绍麾下,负责火器诸事的是沮授,他们这些谋士军师对其了解甚少,现在看来,在重视火器这方面,袁绍是具有极高的远见的,只是,任凭袁绍如何作想,也想不到公孙度手中的火器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某在军中有些人手,听说而今幕府军队正在换装,那什么火枪、火炮都会逐渐列装,武器嘛,只要使用便有损耗,届时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取得列装火器。

可,哪怕取得列装火器,对我等处境也是杯水车薪,这与我等无甚益处啊!

而今各家遣散仆役,家族中的匠人也都各自离散,想要如从前那样仿造军器,也并非是件容易事。

况且,以木央那头老狗的狗鼻子,怕是还未等我等的火器制造完成,就会被黑衣卫的探子给灭了。”

审配蹙着眉,点出了他们接触军中火器的途径,但思及他们的处境,最后却叹息一声,轻轻摇头道。

辛评却不如此想,在他看来,以而今公孙度的势力,将来坐天下几乎是十拿九稳,他们这些士人不幸被公孙度排挤,将来想要在新朝排上好的座次,就不能用平常法子。

“此事不急。”

辛评摆摆手,眼睛盯着杯盏中摇晃的酒水,像是要透过水波看透时光一般:

“公孙升济雄才大略,行事又稳中有进。以我观之,此人哪怕不用我等士人相助,想要取得江山,也不是一件难事!

正南兄,你也见识到了那些农庄所为之事。其中尽管有害群之马,可它的存在也代表着士人独霸一方,垄断地方权力的时代将会一去不复返了。

某还听闻,公孙度创办新学,以羽林营为学舍教授少年蒙童,学成之人进入各地基层为官。

还有,我曾听闻使君在入主辽东之初,缺少官吏管理州郡,以考试之法,不问出身录取人才进入官场。

以上种种,都代表着士人垄断官途的局面正在破裂。

呵呵,你看,咱们这个使君,不愧是军人出身,这一刀刀,都砍在咱们心口上!”

辛评说到最后,情不自禁的给气笑了。公孙度的许多内情在辛评等人处于敌对之时还不了解,待而今他们搞清楚了公孙度的行事风格,恨不得穿越回去扇他们自己几个巴掌,恨他们不够努力,没有让公孙度折戟沉沙。

因为公孙度的种种事迹,简直就是在掘士族的根!

辛评恶狠狠的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眼睛中透出一丝狠厉,他转头看向审配,冷笑一声道:

“可这世上,公孙升济也只有他一人!他能认识到士族对他的危害,可其他人可未必。士族的好处,只有接触过的才知晓。

某听闻使君之子公孙康在青州经营,想必手中缺乏得力人手!此子不同于公孙度有军威震慑群豪,将来必然要依仗士族支持的。

哼哼,这世上,武夫通常不长命。等他归西,待公孙康上台,这天下到底如何,还不是我等说了算!?”

“明白,我会联系颍川、以及河北士族,尽快派些英才前往。”

审配脸上并没有多少惊讶表情,低声应道。

这样的事情士族干的不算少,当年光武皇帝雄心勃勃,想要通过度田一事削弱士族实力,最终还不是因为身死而不了了之?

辛评嗯了一声,他抬头看向会场中的其他士人,众人这会都围绕在田丰左右,为权位和利益吵嚷争斗,没有一点属于士人的风骨。

“你可知,为何他们....”

说到这里,辛评屈起手指点向那些失态士人,随后缓缓道:

“为何会沦落至此?”

审配随着辛评指点,同样看着其他士人,这些以往日子里表现的极为高洁的士人们,此时却如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妇人,变化之大,让他也感到咋舌。

不待审配回答,辛评便下了结论: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从前就是靠着地方上的庄园供养。而今分了地,没有广大奴仆服侍、没有佃农劳作交租,他们,现在都是在坐吃山空。

其实,不管士人如何鄙夷商徒,如我等这样的家族,想要维持光鲜生活,就离不开商事贸易。

这也是公孙升济给我等留下的后路。

咱们几个家族,哪一个没有经营着横跨州郡的贸易?哪一个没在邺城购置铺面宅院?这些才是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