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见闻(3 / 3)

严密。盖因官府控制着大量行业。

臧霸等黄巾头领,在公孙度的压迫下,上升无望,开始建宅起屋,此外,渤海海贸大兴,使得沿岸港口码头地价腾贵,在乐安、北海、东莱等沿海各郡,皆有这些黄巾头领购置的产业。”

在细数了臧霸等人在商业上的成就,以彰显他们被公孙度控制的事实后,张世平停笔思索片刻,继续下笔:

“属下以为,今后水力工坊将会大兴。幽州、辽东、三韩一行,皆可见大型工坊对从前手工业小作坊的碾压优势。商徒靠着这种优势,能够以商会形式凌驾一国,公孙度靠着此种优势,吞幽州而又并冀州!

另外,从乐安商策的成功实施可以看出,官府发展商贸,并且从中抽取重利,是足以支应官府在军事上的巨大消耗的。

而今天下纷乱,百姓渴望生活安宁,渴望圣君贤臣,渴望丰衣足食,主公若能做到其一便能安定一地,若能做到其二便能开疆拓土,若能做到其三,天下唾手可得。”

今天在千乘的所见所闻,给张世平了极大震撼。千乘的改变,给他的刺激远比他在辽东的所见所闻还要大。

毕竟,公孙度已经隐隐有了天下霸主的威势,这样的人能干出怎样惊天动地的伟业他都不会惊讶。

可千乘是什么地方,这里不过是被青州黄巾控制的乐安国下的一个小县罢了。黄巾军中一帮不学无术之人,在治理地方上,竟然能够做到比刘备,比济南士族,比他张世平还要优秀,这简直让他无地自容。

书信中的种种揣测,不免有他的情绪作祟。

写到最后,张世平从怀中取出一个皮套,轻手轻脚的取出内部的纸张,眼睛贪婪的扫视着其上的图画,文字。

此刻,若是有黑衣卫探子在此,便能惊讶于张世平此人在情报刺探上的天赋来。

纸张上的东西对渤海上的商贾来说并不是陌生物件,上边全是张世平一路所见的水力器械,其上不仅有图示,还有他参观工坊时管事讲述,以及他所观察到的机械运转机理。

不止水力器械,他在沓氏港口所见风车,在辽东所见的各种新式农具,就连一路上张世平从商徒口中听闻的复州湾盐场都有在图纸上有所展现,若非盐场把守严密,他都想近距离一窥究竟。

自水力器械在辽东大面积推广以来,已经三年,其中的道理、构造,哪怕公孙度有意拖延,仍旧不可避免的随着商徒、旅客、匠人的流动而扩散开来。

当然,图纸上最让张世平看重的,还属各类火器图样。

火器在中原被公孙度严防死守,以至于让曹操等人难以获得详细图样原件用以模仿。

可在三韩等地,东洋公司护卫队为了镇压当地民乱,已经逐渐列装火绳枪以及小口径火炮,这些火器对张世平这样的汉人商贾们,并不设防,只要给足了护卫队好处,便能近距离观察把玩,当热,若是钱给得够多,还能放上几炮!

一想起在三韩的见闻,饶是张世平自己就是商徒,他也不由为商徒唯利是图感到鄙夷:

“哼,一帮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残暴不仁的家伙。”

可想到那帮商徒组成的东洋公司,以及公司背后的公孙度,他又只能摇头叹息:

“呼,可就是这帮家伙,竟然控制着超过主公济南国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每年东洋公司的利润,怕是比青州一州的收入都要多吧!?